爱有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爱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曾经在讲述爱情思维时引用过这样一则案例 。
一对情侣,快要结婚时却闹起了分手 。
原因是女方想要一款造型别致的设计款戒指,一再跟男方表示她的喜欢,可男方仍旧买了可以保值的钻戒 。
两人大吵了一架,女方认为男方不尊重她,男方认为女方小题大做 。
沈奕斐作为双方共同的朋友,出来开解 。
后来得知,男方的出发点是他希望婚姻像钻石一样保值;
而女方的出发点是戒指是要一直戴的,所以必须要彰显她的追求和品位 。
两个人的出发点都是善意和爱,都对婚姻和对方有美好的憧憬,却最终走到了互相感觉对方不爱自己的地步 。
但凡有一个人退一步到客观的立场,选择理解另一个人表达爱的语言;
梳理好情绪,再沟通这件事本身,这份感情也不至于走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
和朋友讨论这个案例,她唏嘘道:
“以前和前男友总是互相指责、抱怨对方不够爱,到后来会发现,我们都在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爱对方 。”
“有时候,“懂得”比“固执的爱”更重要 。”
的确啊,情侣分手的原因,无论有多复杂,最底层的原因就是“感受不到爱意了” 。
恋人之间,以己度人容易造成伤害,而换位思考往往才能流动关爱 。

爱有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爱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文章插图
01
提升爱的能力在畅销书《爱的五种语言》里,作者查普曼曾从婚姻家庭的角度出发,和读者一起探讨两性之间的隔阂与误解 。
书中也有句话发人深省——
人们总是倾向于用最响亮的声音,批评他们的配偶不能满足自己最深处的情感需求 。
说实话,每个人都渴望被爱,渴望别人主动来了解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
“被他人所爱”是种神奇的诱惑,能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更加有热情与能量 。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愿意提升自己爱的能力 。
感情是容易变淡的,既有情深意笃,也有日久生厌 。
表达与感受像是两段不同的信号,频率相同时,交流才能开始 。
表达对应的是给予,感受对应的是获取 。
情侣相处过程中,两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对方的变化,以对方为主角,传达更新的爱意 。
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都有所不同,这也进一步给了解自己和别人的需求增加了难度 。
举个例子,每个人对自己想要的爱是有一个大体上的模型的 。
有人想要圆形的爱,但如果对方把方形的爱塞给他,就会出现塞不进这人的模型的情况 。
而“塞不进”就类似“感受不到” 。
补充一点,“理解到被爱”和“感受到被爱”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
“理解到被爱”常见的情绪反应是悲伤无措 。
“我知道他爱我,可是我很难受 。”
这段关系给予了他巨大的压力,并且他没有感觉到有真正地被爱 。
而“感受到被爱”会有种神奇的化学反应,空虚寂寞在离自己远去,身体不由自主呈现接纳开放状态,因为安全与愉悦 。
提升爱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试着让对方感受到被爱 。
02
沟通爱的语言两性心理学家查普曼曾在《爱的五种语言》里归纳总结过,这世间的恋人,大抵有以下五种爱的语言 。
分别为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 。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能力给爱情保鲜的聪明人,可以试着跟对象沟通这五种语言 。
“我感受不到你的爱,你不爱我了 。”
“我明明已经把我的爱都给你了,你为什么还是感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