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打呼噜的原因( 三 )


研究者认为,打呼噜提示睡眠时上呼吸道阻力增加 。儿童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认知与智能快速发展的阶段 。睡眠性呼吸困难会破坏睡眠周期,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性和多动症 。这种行为障碍可妨碍孩子的学习 。而且,打呼噜也破坏孩子的智力潜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学习潜力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研究还发现,打呼噜还会造成尿床或发育迟缓 。
大声打呼噜的孩子有一半多家里有成年人吸烟 。幼年打呼噜者往往在少年时期会出现哮喘、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症、过敏症 。尽管不知道打呼噜造成的损害是否是永久性的,但至少目前的研究显示,孩子在打呼噜病症治愈后若干年仍残留有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 。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大声打呼噜,应该去看医生,必要时应该考虑看儿科睡眠专科医生 。
3岁的毛毛看电视时总喜欢把嘴张着,而且发出很大的声音,晚上睡觉时,像个小猪一样,打起了呼噜 。开始,毛毛的妈妈没在意,以为是孩子调皮,而且听着孩子打呼噜还觉得很可爱,后来孩子的呼噜声越来越大,时常吵得她无法入眠 。于是,妈妈便带着毛毛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毛毛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这些症状 。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罗志宏教授介绍,目前,腺样体肥大在3-8岁的儿童中发病率非常高,他每天都会接诊几例这样的患儿 。
腺样体又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腺样体在人出生后即存在,6岁左右最大,一般10岁以后开始萎缩 。当儿童机体抵抗力降低,如受凉、感冒时,存在于机体的病毒、细菌大量繁殖,外界的病原体又乘虚而入,患儿这时易患急性腺样体炎,表现为突起发热,鼻塞严重,呼吸困难,若炎症波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内闷涨、耳痛、听力下降等 。
急性腺样体炎对儿童的健康危害并不是十分大,如果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时,就会影响儿童发育 。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由于鼻塞影响呼吸而张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很像“猪八戒”和“丑小鸭”,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
由于鼻子发堵,患儿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常引起阵阵咳嗽 。此外,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同时,腺样体的增生,使呼吸道气流通道狭窄,不通畅,睡眠时随着呼吸而发出阵阵鼾声 。由于儿童发育需要大量氧气,而打鼾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其脑部发育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身高,还会影响孩子智力 。
所以,儿童打鼾比成人危害更大,千万不可小视 。
4.小孩睡觉打呼噜是什么原因?
打呼噜在婴幼儿时期十分常见,这与他们上呼吸道的结构特征有关 。婴幼儿的鼻部和鼻咽腔相对较短,鼻道狭窄,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故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容易引起堵塞;他们的咽部相对狭小而且较垂直,咽部富于集结淋巴组织,其中包括鼻咽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前者又称增殖体,在6个月前即发育,如增生过大则为增殖体肥大 。
打鼾从中医理论讲是因为咽部有炎症引起的,当然还有很多的原因,咽炎是打鼾主要的主要原因之一,鼾症反复治疗却不断发作的祸根就源于咽炎未被彻底去跟 。咽炎会导致鼻咽部肌肉变化,导致鼻咽、喉咙肌肉松弛肥大,鼻咽部呼吸的气流被堵塞,当气流通过鼻咽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吸气呼气被彻底堵塞,导致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