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肾盂分离未必就是肾积水


胎儿肾盂分离未必就是肾积水

文章插图
上周 , 怀孕9个月的小孙到医院做彩超检查 , 医生告诉她 , 胎儿肾盂分离 , 左肾分离7毫米 , 右肾分离5毫米 , 胎儿有可能是肾积水 。
一听说是肾积水 , 小孙吓坏了 , 赶忙咨询大夫肾积水是什么情况 。郑大三附院妇女保健科孙利环教授说 , 简单地说 , 肾盂就是肾和输尿管连接的地方 , 肾盂扩张分离 , 说明肾脏的尿液无法正常排入膀胱 ,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 , 比如肾结石、输尿管畸形等 。当然 , 如果做B超时 , 胎儿正好憋着一泡尿 , 也可能发生肾盂分离 。
胎儿发育到12周时 , 肾、输尿管等器官已经成形 , 随后进入发育成熟阶段 。胎龄到18周时 , 肾脏开始泌尿 , 尿液进入肾盂 , 经输尿管流至膀胱 , 膀胱胀满尿液时会经尿道排出 , 做B超时 , 可看到胎儿尿尿的过程 。
【胎儿肾盂分离未必就是肾积水】 如果胎儿在发育过程中 , 出现肾脏功能和结构异常 , 就会导致其泌尿功能或尿路梗阻 , 影响胎儿尿液的排泄 , 出现胎儿期的肾积水 。
孙利环说 , 并不是一有肾盂分离 , 就判定胎儿肾积水 。正常胎儿 , 肾盂也会有轻度分离 。一般来说 , 如果肾盂分离不超过10毫米 , 就可认定为正常 , 往往是胎儿憋尿造成的 , 而胎龄大于30周后 , 肾盂分离大于或等于10毫米 , 则应警惕肾积水 。
即使确诊胎儿有肾积水 , 孕妇也不要过度担心 , 因为并不是所有胎儿肾积水都需要治疗 。如果孩子出生后 , 做B超检查 , 肾盂分离不大于16毫米 , 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 这是因为随着宝宝的不断发育 , 这种功能缺陷被逐渐弥补 , 特别是出生后 , 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 , 肾积水也随之消失 。这种情况常见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胎儿输尿管收缩失去规律 , 或输尿管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解剖结构异常 。
如果孩子肾盂分离继续增大 , 就要考虑治疗了 。一般来说 , 治疗以手术矫正畸形为主 , 且术后效果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