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我的影子宝贝

1岁的宝贝开始缠爸爸妈妈了,无论你走到哪,他都会像个小影子一样跟着,这可怎么办?
有一位1岁孩子的母亲这样讲述她那“粘人”的宝宝:“我的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我抱着她,等到她开始学走路的时候还是这样,总喜欢坐在我的腿上让我抱着她 。学会走路之后,我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甚至连上厕所也不放过,就像我的影子一样 。”
为什么1岁以前的宝贝“见谁爱谁”,而到1岁以后却演变成了对妈妈“形影不离”呢?怎样在不伤害他的情况下让他不再像个小影子?
事实是,大多数孩子在1岁以后都会经历一个“粘父母”的阶段,尤其是当他的日常生活中有了变化的时候 。另外,当孩子的周围有陌生人时,他也会紧跟着父母,片刻不离 。
【上 我的影子宝贝】虽然孩子持久性地“粘人”使父母很头疼,但“粘人”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这表明了孩子发育阶段的一个进步——他们开始懂得了这个世界充满了来来往往的人群 。
当孩子在家里总是跟着你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学会了利用生存的本能做出良好的判断,他已经知道自己应该与看护他的人保持安全的距离 。粘着父母也表明孩子对父母有着强烈的爱和信任 。
“粘人”是因为孩子正在尝试“独立”
当你的孩子初次尝试独立自主的时候,他反而会有更加害怕和更需要你的感觉,但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而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现在已经能够自己走路,能够说话,而且能够爬上小山坡了,同时,他的感官能力也在发育,也就是说,他能够更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局限性 。因此,当他意识到自己走得离父母太远了,或者遇到他自己还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的时候,他就会转向父母或者粘着父母,寻找安全和保护 。
这个时候,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注,并且使他有安全感(但是不要总抱着他) 。实际上,很多父母是在无意之中使他们孩子的“粘性”更大了 。如果你一方面想通过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的方法来教他独立,但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他会因为这种分离而不安,那你的想法会很容易被孩子察觉,这恰恰迎合了他粘着父母的需要,也就使他的“粘性”更加增强了 。
使孩子明白与父母的暂时分离是正常的和必要的
当你正在准备晚饭,忽然听见孩子在房间里大声地叫“妈妈”的时候,你肯定会吓了一跳 。但是,如果你判断他没有任何危险,只是想让你帮他打开玩具盒,你就先别忙着冲出去 。
因为1岁多的孩子不知道父母也有需要,也有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有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有片刻的等待,然后再去满足他的愿望,使孩子逐渐懂得父母需要一些时间做些事情,然后才能帮助他 。
如果父母一味地马上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比如给他倒更多的果汁,把他抱起来,或者帮他打开玩具盒,那么父母的这些行为就是在告诉孩子,父母在任何时候都能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而且,这也向孩子暗示着他自己还没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 。
另外,1岁多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变得更加紧密了,所以孩子会对父母的离开非常警觉,对陌生人抱有怀疑的态度,这很自然,也很正常 。但是,父母要上班,需要其他人来照顾孩子,或者孩子午睡的时候还要洗衣服,做些其他事情,这都使父母不能总是陪在孩子身边 。由此可见,与父母的暂时性分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 。如果父母对与孩子的暂时分离持平静和乐观的心态,那么孩子也会受到感染,而且能够使他更加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