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周感染可带来大风险


孕期牙周感染可带来大风险

文章插图
近日 , 怀孕两个月的陈女士发现自己刷牙时总是无缘无故出血 , 一开始以为是因为怀孕吃得太补而“上火了” , 也不敢吃消炎药 。可是没想到 , 这几天陈女士的牙龈上长出了大小不等 , 呈暗红色的“肉球” , 凑近镜子一看 , 球上还布满了血丝 , 一碰就更容易出血 。这把陈女士吓坏了 , 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 , 自己患上了妊娠性牙龈瘤 。
激素异常 , 牙龈长出“肿瘤”
“女性受孕后 , 雌性激素、妊娠激素水平也出现不平衡 , 内分泌发生改变雌性激素代谢的增加 , 会使牙龈组织炎症加重 。”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的王大夫说 , “如果再不注意维护口腔卫生 , 致使在牙龈组织附近大量堆积牙菌斑、牙石 , 严重的牙龈炎症就会变成牙龈瘤 。”
“一些孕妇一听说是瘤吓得腿都软了 , 事实上此瘤非彼瘤 , 牙龈瘤只是一种增生组织 , 并非真性肿瘤 , 及时治疗就可以了 。如果孕妈心情紧张对胎儿的发育反而更不好 。”王大夫补充道 。
据了解 , 牙龈瘤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 。虽然长得像肿瘤 , 但并没有肿瘤特有的结构 , 故非真性肿瘤 。肿块一般生长缓慢 , 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迅速增大 。肿块长大可以遮盖部分牙面及牙槽突 , 表面可见牙压痕 , 易被咬伤而发生感染 。肿块长大后 , 还可以破坏牙槽骨壁 , 致使牙松动、移位 。
牙周感染 , 小问题可带来大风险
“孕妇的牙龈发炎所产生的细菌 , 会通过母亲的血液循环进入胎盘组织 , 引起羊膜腔感染 , 羊水发生任何形式的破裂都能对母亲和胎儿带来风险 , 直接导致宫内胎儿受感染而影响发育 。”王大夫说 。
据英国《每日邮报》年初报道 , 一名35岁的女性在怀孕39周后产下一个死胎 , 医生经检查发现 , 在母亲的口腔和婴儿的血流、肺和胃里发现了同样的细菌 。最后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 该婴儿的死因是由母亲患的牙龈疾病——牙龈炎造成的 。
王大夫说 , 围绕牙齿的牙龈组织一旦感染严重 , 口腔中的细菌及其产物会通过母亲的血流进入胎盘 , 对胎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牙周疾病可通过感染性和炎症性的刺激对胎儿造成影响 , 引起一些妊娠的常见问题:流产、早产和抑制胎儿生长发育 。临床上有数据显示 , 患有不同程度牙周炎的孕妇 , 其早产几率是没有牙周炎的孕妇的2—7倍 , 胎儿体重过轻的几率也相应增高 , 而死胎的几率高出15—30% 。
王大夫提醒说 , 妇女准备怀孕前就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询问牙医师正确的刷牙法、用牙线去除牙菌斑的附着 , 及定期洗牙 。要认真的刷牙并将口腔中的蛀牙治疗好 , 以免到了怀孕期 , 因小感染出现大问题 。“此外 , 该治的牙治好 , 该拔的牙拔掉 , 该镶的牙镶上 , 有病灶就及时根除 。这样即使孕期出现牙龈问题 , 也不至于太严重 。”
孕妇牙有恙 , 绝不能忍
“口腔有病千万不能忍 , 讳疾忌医 , 有时候小毛病容易忍出大问题 。出现牙龈瘤之后 , 特别是在怀孕前三个月 , 医生也不敢轻易给孕妈切除牙龈瘤 , 因为这时孕妇容易流产 , 七、八个月的时候又容易早产 。”王大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