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的定位正确的是

1.天枢穴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天枢的定位正确的是

文章插图
天枢穴 Tiān shū(ST25) , 出《灵枢.骨度》 。别名长溪 , 大肠募、谷门 。属足阳明胃经 。大肠之募穴 。在腹中部 , 距脐中2寸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 , 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主治腹痛 , 腹胀 , 肠鸣 , 泄泻 , 痢疾 , 便秘 , 绕脐切痛 , 水肿 , 月经不调 , 痛经 , 带下 , 以及肠道蛔虫症 , 肠梗阻 , 阑尾炎 , 细菌性痢疾 , 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
直刺1-1.5寸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
定位方法:
取穴时 , 可采用仰卧的姿势 , 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 , 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
【主治】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 , 是阳明脉气所发 , 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 是腹部要穴 。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 , 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 , 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 。具有显著的功效 。
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 。
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
【操作】
直刺
l~1.5寸 。《千金》:孕妇不可灸 。
【备注】 大肠募穴
名解
(1)天枢 。天星名 , 即天枢星 , 为北斗星的北斗一 , 其左连线为北斗二天璇星 , 右连线为北斗四天权星 。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 , 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 , 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 。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面 , 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 , 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穴间各穴传来的水湿之气 , 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 , 因其气血饱满 , 除胃经外无其它出路 , 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 , 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 , 故名 。
天枢穴(2)长溪、长谷 。长 , 源源不断也 。溪 , 水流的路径也 。谷 , 狭谷也 。长溪、长谷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 , 向外输出源源不断 。本穴物质由胃经上下二部汇聚而成 , 其气强盛 , 源源不断地输往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 , 故名 。
(3)谷门、谷明 。谷 , 胃气也 。门 , 出入的门户也 。明 , 可见之物也 , 指本穴气血强盛 , 外输气态物为可见之物 。谷门、谷明名意指胃气由本穴源源不断地输送大肠经 。理同天枢名解 。
(4)循际、循元 。循 , 循气血运行的固有道路运行也 。际 , 际会也 。元 , 本元也 。循际、循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 , 循气血物质的固有通路外输大肠经 。理同天枢名解 。
(5)补元 。补 , 充补也 。元 , 本元也 。补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 , 为人体后天之气的充补之元 。人体之气分为多种 , 有元气、宗气、神气等等 。元气为先天之气 , 也就是肾气 , 它与生俱来 , 不可改变 。元气为人的先天之本 , 它随着人的生长发育而不断消耗 , 但元气的消耗随人体后天之气的盛衰而改变 , 后天之气盛则元气消耗慢 , 后天之气衰则元气消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