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得了鹅口疮?多因妈妈犯了这个错!

提到鹅口疮,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那么鹅口疮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宝宝为什么会长鹅口疮?又该怎样预防鹅口疮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宝妈小璐家的宝宝7个月了,今天小璐在给宝宝喂辅食的时候,突然发现宝宝的嘴巴里多了一团白白的小东西 。小璐用消毒棉签擦拭下,发现那些白白的小东西非常顽固粘附在上面,需要费点力才能擦去 。
小璐回想到宝宝最近经常哭闹,还不爱吃辅食了 。应该就是这个小东西在捣乱,小璐赶紧把宝宝带去医院看看,医生说这是“鹅口疮”,小璐还是第一次听到“鹅口疮”这个词,心里纳闷着宝宝怎么就染上这么个病啦?这下可如何是好?
一、鹅口疮到底是个什么鬼?
鹅口疮是婴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又叫雪口病,是指在口腔内因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而导致的真菌感染,具体表现为在宝宝嘴巴里长出一块块白色奶块状斑膜,不容易擦拭 。
长鹅口疮后,一般来说,患鹅口疮不痛不痒,大部分宝宝一开始可能会有轻度不适或者没有症状,吃奶、进食都比较正常 。但如果控制不当,引起感染面积扩大,宝宝就会烦躁、哭闹、拒绝进食、有时还会发烧 。

为什么宝宝得了鹅口疮?多因妈妈犯了这个错!

文章插图
【为什么宝宝得了鹅口疮?多因妈妈犯了这个错!】二、宝宝为什么会长鹅口疮?
鹅口疮经常“袭击”1周岁以内的宝宝,宝宝之所以长鹅口疮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妈妈的原因
孩子出生经过母亲产道,就开始接触白色念珠菌 。有些妈妈乳头不干净或没有及时清洗双手时,就非常容易将病菌传给孩子 。人工喂养时,所用的奶嘴对宝宝的口腔黏膜是一种刺激,没有消毒干净时,容易被真菌感染 。
2.宝宝的原因
随着宝宝的运动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很多宝宝开始喜欢咬手指,咬玩具,很容易把霉菌带入口腔,造成白色念珠菌增加,引起感染 。特别是6个月以后,宝宝处于萌牙期,牙龈会轻度肿胀不适,加重了这种可能 。
3.其他原因
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激素治疗、或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体内菌群失调 。
为什么宝宝得了鹅口疮?多因妈妈犯了这个错!

文章插图
三、鹅口疮的特点
1.典型的表现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腔出现白色絮状物,不容易清理,刚开始可能只是表现为白点,一旦没有及时处理,白点会逐渐进展为白膜状絮状物,甚至弥漫整个口腔!
2.奶瓣和与鹅口疮有些相似,如何鉴别?
家长们可以用湿棉签轻轻擦拭,白色块状物能轻易擦掉,就是奶瓣 。反之擦拭不掉就是鹅口疮,而且强行擦去白色斑膜之后会呈现红色创面,不用多久,白色斑膜又会重新长起并覆盖红色创面 。
为什么宝宝得了鹅口疮?多因妈妈犯了这个错!

文章插图
四、怎样预防鹅口疮?
1、注意个人清洁
妈妈们平时要注意个人清洁,并且一直做好哺喂器具和玩具的清洗消毒工作,会大大降低宝宝得鹅口疮的概率就 。
2、清洗口腔
等宝宝进食完毕后再喂点水,就可以冲去嘴巴里遗留的大部分残留物,能减少白色念球菌的滋生 。
3.不要亲吻宝宝小嘴唇
有研究表明,20-70%的宝宝因为被妈妈亲吻嘴唇而感染白色念珠菌 。
4.勤洗手
母乳喂养前,妈妈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
五、怎样治疗鹅口疮?
妈妈发现宝宝口腔里有白膜时候,要找医生面诊 。医生会根据宝宝体重开药,正常会使用制霉菌素 。我们重点讲下用法:找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2%的苏打水擦洗洗口腔 。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