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图片大图( 二 )


图146 。
2. 艾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
图147 。
3.间隔物的制作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 。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 。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 。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 。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
3.艾灸穴位图的作用
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 。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 。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 。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 。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 …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 。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损 。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 。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 。
灸气海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 。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腹泻、遗尿、阳痿,滑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 。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
灸肾俞穴: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 。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早泄,诸虚百损等 。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用 。
灸膏育俞穴:
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有调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 。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 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及一切血证 。
灸风门穴: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 。具有宣肺解表, 疏散风邪,调整气机的功效 。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 。
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风、面瘫等 。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 。。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 。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 。
灸风池穴: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具有松弛肌肉,缓解肌肉僵紧的作用 。对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等疾病的防治 。
灸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常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 。现代研究证实,灸大椎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对血小板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