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做听力筛查很重要吗?( 二 )


终于煎熬到宝宝3个月大,妈妈带孩子去医院诊断 。
结果显示,宝宝的听力没有大问题,但对特别小的声音不是特别敏感 。对生活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
妈妈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 。
每个宝宝都不一样,听力最好经过专业的筛查,才能真正排除问题 。
听力筛查分为五个步骤:
①初筛(出生后3~5天)
②复查(出生后42天)
③全面诊断评估(出生后3个月)
就是进行耳鼻咽喉科的检查,还有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 。
用一系列的检查来做诊断 。
④听力干预(出生后6个月)
⑤长期随访
根据安徽省的统计数据,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比例为7.61%,复查未通过比例为18.12% 。
而复查未通过的婴儿中,76%在诊断性检测中,显示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差不多占了八成 。
其中42%为轻度听力损失,15%为中度听力损失,9%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 。
宝宝听力初筛通过的宝爸宝妈,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也要观察宝宝听力和语言的发育,正不正常 。
美国语言语言听力协会建议的《宝宝的听力和交际发展清单》是:
1、 宝宝出生到3个月

  • 对大的声音产生反应
  • 当你对宝宝说话时,情绪平静或者微笑
  • 哭的时候,听到你的声音会平静下来
  • 喝奶的时候,听到大的声音会停止或者开始吸奶
  • 愉快的时候发出“咕咕咕咕”的声音
  • 会用不同的哭声表达自己不同的需求
2、宝宝4至6个月
  • 能用眼睛循声
  • 你的声音变化时能做出反应
  • 能注意到发出声音的玩具
  • 能听到音乐
  • 用不同音节自己嘀嘀咕咕,包括p,b和m等音节
  • 会笑
  • 兴奋或不高兴的时候会嘀嘀咕咕
  • 玩的时候会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3、宝宝7个月到1年
  • 喜欢玩拍下去发出声音的东西
  • 能转头看向发出声音的地方
  • 当说话时收听
  • 能理解“杯子”,“鞋子”或“果汁”等常见项目的词汇
  • 对“来这里”这样的话能做出反应
  • 嘀嘀咕咕的发出短语(“tata,upup,bibibi”)
  • 会用声音来引起你的注意
  • 会用肢体语言来交流,比如挥动手臂或举起手臂等
  • 会模仿不同的语音
  • 1岁前会说有一两个简单的词语(比如“爸爸”或“妈妈”)
4、宝宝1~2岁
  • 知道身体的几个部位,在被问到的时候能指向这些部位
  • 会对简单的命令做出反应(“滚球”)并理解简单的问题(“你的鞋在哪里?”)
  • 喜欢简单的故事、歌曲、诗歌
  • 会在书中指出你特定的图
  • 不时新增会说的新词
  • 会说简单的短句
5、宝宝2~3岁
  • 差不多能说出常见的所有东西的名称
  • 能够使用2~3个词组成短语
  • 用你能理解的方式和你沟通
  • 会称呼别人来引起注意
【宝宝做听力筛查很重要吗?】wwW.3mama.Com文②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