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做听力筛查很重要吗?

宝宝必须要做听力筛查吗?宝宝做听力筛查有什么作用?要知道,我国听力残疾占残疾人的33.51% 。不重视听力筛查,可能会错过宝宝治疗的黄金时间 。
听力筛查分为五步:初筛(出生后3天)、复查(出生后42天)、全面诊断评估(出生后3个月)、听力干预(出生后6个月)和长期随访 。
宝宝们都做了听力筛查了吗?
听力筛查中的初筛,是在宝宝出生3天的时候进行 。
一般产后还没出院,医院都会给孩子做 。
但初筛没通过的宝宝中,却只有一半的宝宝参加了复查,剩下的宝宝都没再复查 。而复查没通过的宝宝,却只有一半参加鉴定(全面诊断) 。
为什么不带孩子继续检查呢?
一是怕麻烦,二是心存侥幸 。
有的人认为,父母听力都正常,孩子一般也没问题吧 。有的听身边朋友说,复查一般都能过,所以就觉得复不复查没关系 。
但我看来,不复查的家长,真的是心大 。
就算是初筛通过率高的地方,10个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里面,也有1个复查“不通过”,但谁知道这个10%的指标,会落在哪家宝宝身上呢?
听力损失是全球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约占全部出生缺陷的 20%,发病率在0.1~0.3% 。在我国,听力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33.51% 。
婴儿期的听力障碍,会对宝宝将来的语言学习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导致宝宝既聋又哑 。
我知道一位宝宝就是这样 。
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在医院初筛听力,初筛结果是“未通过”,父母也没当回事,想着孩子不会有问题,大点就好了 。
等到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也会“妈妈妈妈”的叫了 。家里人就更认为孩子听力没问题了 。
现在孩子十几个月了,除了叫“爸爸”、“妈妈”,其实话都不会说 。
父母这才重视起来,怀疑是不是孩子的听力有问题 。
于是在孩子坐在地上玩玩具的时候,妈妈故意在宝宝身后摔东西,很响的一声,期望孩子被吓到,或者转过身来看 。
但孩子一点反应都没有 。
家长这才着急了,赶紧把孩子带到医院来治疗 。
可惜还是晚了点 。要是早点治疗就好了 。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哪用得了什么听力筛查,只要孩子能听到声音,不就没问题了嘛?
听力检查说简单也不简单,有的听力损失不容易被家长发现 。
有这样的孩子,能听到声音,但听力也有一定的问题 。
有位叫“儿女双全嘛咪”的妈妈,在坛子里写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宝宝出生第2天,做新生儿听力筛查,没有通过 。小两口估计是羊水没吸收完,过几天再查一次 。
于是等到宝宝第6天,妈妈剖腹产出院前,又让医生给做了一次初筛,可还是没过 。
医生让宝宝42天的时候来复查,还让回到家没事就多和宝宝说话,让他多听听妈妈的声音,给他听听音乐什么的 。
妈妈照做了,平时也注意观察宝宝 。

宝宝做听力筛查很重要吗?

文章插图
当看到宝宝对大的声音有反应,经常被吓得一惊一惊的,妈妈感觉挺欣慰的,相信宝宝一定能通过复查 。
然而,宝宝42天的复查,结果还是没通过,必须在3个月大的时候做全面诊断 。
妈妈开始变得紧张了,无时无刻不观察宝宝 。
只要宝宝一醒,妈妈就用摇铃摇 。要是宝宝有反应,妈妈的心里就特别激动,要是没有反应感觉自己都快哭了……
有时候还故意吓宝宝,比如宝宝睡的很好,妈妈突然拿很大声的摇铃把宝弄醒,或者突然整个很大声音的东西,做完这些,妈妈都感觉自己都快神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