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r技术

1.mr扫描是什么
mr扫描指的是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 。
1946年斯坦福大学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各自独立的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 。磁共振成像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物理现象 。
1972年Paul Lauterbur 发展了一套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重建出人体图像 。

什么是mr技术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是,磁共振信号愈强,则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号弱,则亮度也小,从白色、灰色到黑色 。
各种组织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如下:脂肪组织,松质骨呈白色;脑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内脏、肌肉呈灰白色;液体,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质、气体、含气肺呈黑色 。
核磁共振的另一特点是流动液体不产生信号称为流动效应或流动空白效应 。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状结构,而血液为无信号的黑色 。这样使血管很容易与软组织分开 。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MRI
2.什么是S.M.A.R.T技术?
S.M.A.R.T技术
引言:读者和用户对硬盘数据存储可靠性的关注逐渐升温,由此在本刊论坛上引发了一场关于S.M.A.R.T技术的激烈讨论 。为让更多读者深入了解这项已为我们服务了长达9年的技术,我们仔细筛选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在希捷硬盘工程师的大力协助下,将一直工作于系统后台的S.M.A.R.T技术提到前台,旨在深入、详细地分析关于它的方方面面 。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就意识到数据的宝贵性胜于硬盘自身价值,渴望有种技术能对硬盘故障进行预测并实现相对安全的数据保护,因此S.M.A.R.T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虽然大多数硬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已达30000~50000小时以上,然而对于不少用户,特别是商业用户而言,一次普通的硬盘故障便足以造成灾难性后果,所以时至今日,S.M.A.R.T技术仍为我们所用 。
一、S.M.A.R.T究竟是什么?
S.M.A.R.T的全称为“Self-Monitoring,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 。支持S.M.A.R.T技术的硬盘可以通过硬盘上的监测指令和主机上的监测软件对磁头、盘片、马达、电路的运行情况、历史记录及预设的安全值进行分析、比较 。当出现安全值范围以外的情况时,就会自动向用户发出警告 。
该技术由Compaq公司率先开发,IBM、希捷、富士通、昆腾等硬盘厂商参与修正,并融合了Compaq公司的IntelliSafe诊断技术和IBM的PFA检测技术特点 。
1995年5月,Compaq公司向Small Form Factor(SFF)委员会提交了IntelliSafe的技术标准报告(SFF-8035i);1996年1月进行1.0版的修正(SFF-8035R2);1996年6月进行了1.3版的修正(SFF-8055),并联合IBM等公司向SFF正式申请将IntelliSafe技术加入到ATA-3的行业标准中,正式更名为S.M.A.R.T 。
作为行业标准,S.M.A.R.T规定了硬盘制造厂商应遵循的标准 。满足S.M.A.R.T标准的条件主要包括:在设备制造期间完成S.M.A.R.T需要的各项参数、属性的设定;在特定系统平台下,能够正常使用S.M.A.R.T;通过BIOS检测,能够识别设备是否支持S.M.A.R.T并可显示相关信息,而且能辨别有效和失效的S.M.A.R.T信息;允许用户自由开启和关闭S.M.A.R.T功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能提供S.M.A.R.T的各项有效信息,确定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能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或警告 。
在硬盘以及操作系统都支持S.M.A.R.T.技术并且该技术默认开启的的情况下,在不良状态出现时S.M.A.R.T.技术能够在屏幕上显示英文警告信息:“WARNING:IMMEDIATLY BACKUP YOUR DATA AND REPLACE YOUR HARD DISK DRIVE,A FAILURE MAY BE IMMINENT.” (警告:立刻备份你的数据同时更换硬盘驱动器,可能有错误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