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要做什么检查

1.进入产房之后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吗?分娩时需要做什么?

分娩时要做什么检查

文章插图
对于准妈妈而言在孕期十月期间大小检查要做很多次 , 特别是进入孕后期行孕32周开始基本上每周一次的常规检查 , 但是在预产期带来 , 也就是小家伙在发出分娩的信号 , 同时准妈妈即将要进入产前阵痛阶段这也意味着胎宝宝很快就要跟大家见面了 , 那么在产妇进入产妇之后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呢?分娩时又需要做什么了?
首先要恭喜题主顺利进行到进产房这个阶段了 。说实话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而言 , 要熬到进产房的阶段真的如期盼大旱降甘霖一样 。虽然进入产房状态也并不意味着马上就生 , 但是至少看到了希望 。
一般来说正常分娩时都要经历产前阵痛、胎儿娩出期以及胎盘的娩出期三个阶段才算彻底完成了整个分娩过程 。其实第二三产程都会相对容易点 , 主要疼痛是在第一产程即产前阵痛阶段 。当胎儿发育完成 , 孕期即将结束 , 子宫会开始收缩 , 让胎儿缓缓从子宫颈下降 , 藉由不断地收缩紧绷 , 推动胎儿 。
在子宫颈开两指以后 , 子宫收缩的频率及强度会越来越增加 , 也就是越来越密、越来越痛 , 大约3至5分钟收缩一次 , 每次持续30~40秒;在接近子宫口全开的时候 , 子宫收缩可密集到1~2分钟收缩一次 , 每次持续45~60秒 。待宫口全开也就会进入产房准备分娩进入第二产程 , 对于产妇来说前两个产程真的是太难了 ,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好好配合医生该用力的时候马上用力 , 待胎儿娩出也就会进入最后阶段胎盘娩出 , 意味着整个分娩过程结束 。
那么准妈妈进入产房后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1、内检
进入产后后最常见的检查就是内检 , 内检又称为肛检 ,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准妈妈丢要进行内检 。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骨盆腔的宽度是否适合自然产 , 同时也希望能刺激子宫颈早点成熟 , 促进产兆出现 , 以免发生过期妊娠 。当然进入产房后会频繁的进行内检 , 主要察看产妇的宫颈成熟度以及胎儿抬头的高度 , 羊水是否正常 。因为在待产这个阶段 , 如果说你家的宫口已经开得差不多了 , 但是胎儿的胎头依旧还是很高的话 , 还是不能马上进行分娩的 , 另外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羊水浑浊的现象 , 在必要时候医生会通过内检查了进行破水 , 如果严重可能马上要剖宫产分娩 。
2、胎心监护
产妇在待产这个阶段为了随时观察胎儿在腹中的正常情况会随时进行胎心监护 。正常孕期的话一般会从孕32周开始 , 每一次产检都会加入胎心监护 , 从孕37周开始则每周做一次胎心监护 , 如果是高危孕妇或者有合并症或并发症 , 如妊高症、过期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等 , 则可能从怀孕28周开始进行这一项检查 。胎心监护是孕晚期非常重要的产检项目 , 它也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 , 对及早发现胎心异常和及时处理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重要作用 。
在临产时子宫收缩可降低子宫胎盘循环血量 , 影响母儿间血气交换 , 每一次宫缩 , 胎儿接受缺氧考验 。所以临产前进行胎心监护 , 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现象 , 积极处理如通过吸氧或改变体位等能使缺氧状态得以改善 , 能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