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插曲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插曲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插曲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插曲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
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中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 。紧接着,老师用象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
3.感受歌曲
(1)第一次感受歌曲 。故事讲到结尾将歌曲带人,幼儿聆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
(2)第二次感受歌曲 。借助手指游戏(小幅度手指动作)帮助幼儿感受歌曲 。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 (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
(3)第三次感受歌曲 。
师幼一边玩手指游戏一边倾听老师歌声进一步理解歌曲 。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
(4)第四次感受歌曲 。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 。(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 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
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 。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 。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 。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 。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
4.学唱歌曲
【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插曲教案反思】(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