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1.婴儿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小孩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文章插图
秋天是婴幼儿腹泻的多发时期,其中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最为常见,又称为“秋季腹泻”,此病多发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 。该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 。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骤,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胃肠道症状较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数达数十次,多为水样或蛋花样,较大幼儿大便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粘液脓血 。
大便化验正常或有少许的白血球 。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又低下,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主肌炎而危及生命 。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发病后症状较重,家长应对此病有足够的重视 。秋季腹泻病程一般在5-7天,在医生的治疗和指导下,家长要精心护理,一般会自然痊愈,顺利度过疾病期 。
(1)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
(2)饮食方面不必严格禁食,可以适当减少喂奶次数,喂食糖盐水,减轻胃肠道负担 。
(3)患儿恢复饮食时,可喂饮米汤或稀释的牛奶,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 。
(4)秋季腹泻病程中的患儿应休息,避免去托儿所和其他公共场所,以免传染 。
(5)腹泻患儿要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预防小儿秋季腹泻应注意饮食及喂养,最好以母乳喂养,尤其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及第一个夏季最为重要,尽量避免夏季断奶;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合理喂养、定时定量,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一起添加;食欲不振或发热早期,应减少小儿的奶量及其它食物,并以糖盐水代替,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避免过食或喂富有脂肪的食物;加强小儿体格锻炼,增强小儿体质 。
及早治疗小儿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一些易致慢性腹泻的疾病,同时要加强护理;不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失调;也可到各防疫站接种疫苗 。
2.宝宝病毒性腹泻怎么治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 。年龄以6~24个月的婴幼儿,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
1.饮食疗法:强调继续饮食,饮食需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
(1)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暂停辅食,缩短每次喂乳时间,少量多次喂哺 。
(2)人工喂养者,暂停牛奶和其他辅食4~6小时后(或脱水纠正后),继续进食 。
(3)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宜暂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 。应提供富有热卡和营养价值高的饮食,并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00%,一般2周内每日加餐1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赶上正常生长 。
2.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用于轻、中度脱水患儿 。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频繁或腹胀的患儿 。
3.微生态疗法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 。双歧杆菌是肠道微生态的主要菌种,双歧杆菌制剂,应列为首选 。
常用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地衣杆菌等 。
有效品种有:
双歧三联活菌、丽珠肠乐、金双歧、促菌生、整肠生、乳酶生、妈咪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