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疾病预防知识讲座( 二 )


早秋气温虽高,但温差较大,昼热夜凉,需注意增减衣被,不可贪凉露卧,尽量不用空调、风扇,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物品,如百合、银耳、水果、西洋参等;中晚秋气候逐渐变冷,需注意保温,加强饮食调护,多用温补食品,保持心态平衡,重视适度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通过调动体内积极因素,预防秋燥伤人 。
①预防措施首先,应多喝开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以补充水分,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
其次,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且含大量水分,果蔬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食用新鲜果蔬一定要适量,过食或暴食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再有,新鲜水果含糖量较高,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须慎食 。
再次,要注意润肺,可多吃芝麻、核桃、杏仁等富含油脂的干果,尽量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 。最后,由于老年人汗腺功能减退,皮肤容易干燥,因此,秋季老年人应适当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尽量使用性质温和的洗涤用品,如沐浴露 。不宜烫洗,浴后可在四肢涂抹一些润肤油,防止水分散失 。
②治疗方案a.桑杏汤:
桑叶3克、杏仁5克、北沙参6克、浙贝6克、淡豆豉3克、栀子6克、梨皮10克 。加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顿服,重者再作服 。
b清燥救肺汤:生石膏、冬桑叶10克、甘草3克、玄参10克、胡麻仁5克、真阿胶6克、麦冬8克、杏仁5克(去皮)、炙枇杷叶10克 。加水400毫升,煮取250毫升,分三次频频温服 。
c.杏苏散:
杏仁6克、苏叶8克、桔梗6克、橘红6克、白前8克、法半夏6克、紫菀10克、甘草3克 。加水3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温服 。
d舨蓝根15~30克,大青叶15~30克,梨子50克,水煎服 。
e.玄麦甘桔冲剂、夏桑菊冲剂各1包冲服,每日三次(用于温燥) 。
f通宣理肺丸l包冲服,每日3次 。或参苏理肺丸1包冲服,每日3次(用于凉燥) 。
(2)伏暑伏暑是指发于秋季而具有暑湿见证的一种急性热病 。本病的发生,是多日感受暑湿,伏藏体内,未即发病,至秋冬为时令之邪所诱发 。具有起病急骤发热心烦口渴,或寒热往来 。形似疟疾,或胸腹灼热、大便溏而不爽,或夜热尤甚,身发斑疹等症状特点 。
根据伏暑的发病季节与临床特点,与现代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打谷黄)、流行性出血热等病相似 。病情之轻重,每与发病早迟有关,越是晚发者,病情越重 。
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急性传染病,当注意认真防治 。
①预防措施第一,灭蚊、灭鼠、灭螨:流感、乙脑、流行性出血热均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乙脑以蚊子为传播媒介,钩体、流行性出血热则以老鼠为主要传播媒介 。因此,灭蚊、灭鼠为预防乙脑、钩体、流行性出血热的主导措施 。具体措施为消灭蚊子滋生场所,喷洒敌百浊,使用蚊香、蚊帐防蚊 。在鼠类繁殖季节开展灭鼠保粮运动 。
保护水源,防止被鼠尿污染 。
第二,加强个人防护:稻田劳动或在疫区野外作业的人员可扎裤腿,减少皮肤损伤 。涂擦樟子油、松节油或1%的石碳酸凡士林进行皮肤防护 。
②治疗方案流感、乙脑、钩体、流行性出血热均属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应立即住院隔离治疗 。高热、昏迷、抽搐、咯血是其常见危急证候 。现将应急治疗方案分析如下:
a.高热 。体温超过39℃称高热,亦常包括过高热(体温大于4l℃) 。对这种症状可采取以下方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