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圆形宝宝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圆形宝宝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圆形宝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有趣的圆形宝宝教案吧 。
设计思路
【小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圆形宝宝教案反思】《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幼儿认识图形是从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中的圆形开始的 。小班的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对圆形的初步认知经验,圆形的物体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 。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这种认知带有随意性、表面性和不完整性 。
本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系列感知操作,初步建立图形与物体之间的认知联系,形成对圆形更准确的知觉,促进其空间概念的形成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借助“圆形宝宝”这一生动可爱的动画形象,引导幼儿开展多种游戏化的探究活动,同时自然融入对圆形大小、颜色的区分及数量的认知,促使幼儿在自身现有水平上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能按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并拼摆出简单的物象 。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圆形的特征,能按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 。
难点:用大小不同的圆形组合、拼摆出简单的物象 。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圆形卡片(大小、颜色不同,共5张) 。
2.课件“有趣的圆形宝宝”(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圆形宝宝自我介绍,第二部分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形物品) 。
3.故事《小兔找太阳》的课件 。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圆形宝宝来做客”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 。操作多媒体课件,圆形宝宝出场 。圆形宝宝:“小朋友你们好,你们看看我是谁?对,我是圆形宝宝 。你们喜欢我吗?小朋友,我还有好多小伙伴呢,你们能帮我找一找吗?”
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周围生活中带有圆形的物体 。幼儿讲述时,教师引导幼儿找出活动室里哪些物品是圆形的,自己身上的衣物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
二、展开
1.看一看,说一说,拿一拿 。
(1)看一看,说一说,区分圆形的大小、颜色 。
圆形宝宝:“小朋友,我还有许多小伙伴呢,今天,我把它们也请来了,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教师:“圆形宝宝给大家带来的小伙伴,藏在桌子上的纸袋里,现在小朋友把它们请出来吧 。”在玩的时候,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圆形宝宝有些什么不同 。
(2)游戏“快快拿” 。
教师:“我们来做个‘快快拿’的游戏,请小朋友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卡片 。”
教师分别请幼儿拿出红色的大圆、黄色的小圆、红色的小圆、蓝色的圆、最大的圆、最小的圆等 。幼儿拿出后请其点数并说出圆形的总数 。
2.欣赏课件“有趣的圆形宝宝”,进一步丰富幼儿对圆形的认知 。
圆形宝宝:“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告诉你们个秘密,我还会变魔术呢,下面就来看我表演吧!”画面上的圆形变成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观看完后引导幼儿讨论:圆形宝宝变成了什么,想想圆形宝宝还能变成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