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最好是从婴幼儿开始,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把训练贯穿到游戏和生活中,专注力就会越来越强 。(h2)一、孩子不同时期专注力的特点一般来说,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3到5分钟;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10分钟;5到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约15分钟 。这个时间是指孩子从事学习、写作业等“费神、费劲”的事情的时间 。就连成人最多也只能坚持25分钟 。所以我们成人做事的时候,最好的策略也是做25分钟,休息5分钟 。这样精神集中的效率更高 。
但是在游戏条件下,2至3岁孩子的注意力可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5至6岁孩子可达到96分钟 。幼儿园的活动时间便大致如此 。
(h2)二、孩子专注力不强的原因儿童专注力不集中可能由以下的原因造成的:1.孩子睡眠不足或感到疲劳,天热、口渴、生病或某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不安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2.孩子不善于转移注意力 。如:孩子在听完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可能受其中某些情节的影响而忽视了妈妈的提问,出现分心现象 。3.外界干扰引起的 。如:环境繁杂、喧闹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4.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 。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除了以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外,在生理方面,孩子若身体不适,警力或知觉发展不良,天生好动,以及神经系统或大脑微功能发生问题时,都会出现注意力不好;在心理方面,孩子如果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过分依赖、缺乏耐心或情绪困扰,亦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这些情况大多数是教育方式和成长的环境所造成的 。除了解决生理上的问题外,家长应该认识到,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 。
因此在埋怨孩子不专心的同时,亦要反省自己有无不对之处 。
(h2)三、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1.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宝宝从幼儿园回来不久就在地上快乐地搭着积木,一脸的专注仿佛是在做一件大工程 。当宝宝玩得正兴高采烈的时候,妈妈拿了杯水过来,叫宝宝喝口水 。
不一会又问宝宝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过一会儿又喊着宝宝要开始收拾玩具,准备吃饭……宝宝的“大工程”计划就这样被妈妈的“关心问候”多次打断了 。
家长认为孩子坐不住,一会玩玩这个,一会又跑跑跳跳,做事情也是经常难以坚持到底 。但或许正是家长让宝宝养成的这样一种不良习惯呢!家长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在孩子全身投入玩耍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会不合时宜地打断、干扰呢?要想宝宝能够专心下来,家长就应该要保护好宝宝做事情的“连贯性”,让宝宝能够享受到“由始至终”的连续感和成功感 。
2.提供给宝宝太多玩具家长想要宝宝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就会一下子给孩子很多的玩具,让他能够想玩什么就“手到拿来” 。但其实一下子给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孩子面对这些选择,自然也就“贪心”地这也玩一下,那也玩一下 。这么多的玩具其实更让孩子分心呢,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多次的这些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哦!3、缺乏耐心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难以专注一件事,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本来就缺乏耐心,在孩子旁边过多地催促 。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会多观察,爸妈这时就该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享受发现的乐趣和专注的快乐,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催促他快一点哦!4.玩游戏时过多的干涉、强迫宝宝在高兴地自娱自乐搭积木玩,爸爸非要参与,还对宝宝所搭建的汽车给一些“指导性意见”,宝宝游戏的乐趣就这样被爸爸的指手画脚打消了 。本来父母想要参与其中是一件好事,但是自以为是的行为干涉往往只会剥夺了孩子的玩耍自由 。5.不给宝宝独处或安静的空间宝宝难以心静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爸妈总是在宝宝看书、玩玩具的时候,在身边转来转去,或大声交谈,或播放电视节目,宝宝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所以,适当地给宝宝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爸妈可以远远地关注着孩子以免发生危险,家长的活动尽量不要影响到宝宝 。如果宝宝愿意,那家长也可以静静地呆在宝宝身边,宝宝在地上游戏,妈妈可以坐在身边的沙发上看看书,一起共度美好的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