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穴位怎么找( 二 )


方义:本病病位在肠腑,故取大肠募穴天枢,大肠背俞穴大肠俞,俞募相配,调理肠腑气机;足三里健脾和胃,消胀止泻;三阴交健脾利湿,疏肝补肾,脾虚、肝郁、肾虚诸种泄泻皆可用之 。
便血
主穴:长强 承山 上巨虚 次髎
配穴:劳倦内伤者,配百会、关元、命门;湿热下注者,配太白、阴陵泉 。
方义:长强为局部取穴,属督脉,为治疗脱肛和肠风下血之要穴;承山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其经别入肛中,可疏导肠道气机,均为治疗肛门疾病之要穴;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可清泻大肠湿热;次髎清利下焦湿热 。
慢性疲劳综合症
主穴:脾俞 肝俞 肾俞 膻中
足三里 关元 百会
配穴:脾气不足者,配太白、三阴交;失眠者,配神门、照海;健忘者,配四神聪、水沟;肝气郁结者,配太冲 。
方义:脾俞、肝俞、肾俞用补法可调补肝、脾、肾;膻中为气会,可调理气机;足三里、关元补益气血阴阳;百会健脑安神 。
2.怎么才能找到太白穴位置
太白穴 太白,经穴名 。出《灵枢·本输》 。属足太阴脾经 。输(土)、原穴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
直刺0.5-0.8寸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
穴位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太白穴 Tài bái(SP3)
〖穴位取穴法〗 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
〖主治疾病〗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痢疾 。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
〖附注〗 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
太白穴 俞穴,属土,足太阴原穴 。
〖别名〗大白穴 。
〖穴义〗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
〖名解〗
(1)太白穴 。太,大也 。白,肺之色也,气也 。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 。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 。大白名意与太白穴同,大,通太 。
(2)脾经俞穴 。俞,输也 。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
(3)本穴属土 。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
(4)足太阴原穴 。原,本原也 。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