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科学原理

1.艾灸的原理是什么?

艾灸的科学原理

文章插图
古中医云:烟熏火燎为之灸,可见烟熏火燎二者兼备才可称之为艾灸 。
艾灸治病养生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 。
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 。
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 。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 。
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 。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
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
【艾灸的科学原理】另外一项现代研究表明,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 。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 。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 。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
2.艾熏灸的原理是什么?
艾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实际上运用艾熏的时候却很少,能长年坚持艾熏的几乎没有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艾熏,更没有掌握艾熏的正确方法 。
坚持一段时间后,病情没有明显的缓解,就放弃了艾熏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艾熏才正确呢?中医专家指出,如果想用艾熏来保健我们的身体,请您再注意以下的注意事项:
1、局部艾熏 当身体某处出现疼痛时,用1~2或3~4根艾条熏,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如果只是局部的扭伤、挫伤、淤堵,艾熏2~3次,同时配合对局部的搓、揉、拍打,局部的不适都能缓解,如果疼痛时好时坏,就不只是局部的原因了,一定要配合全身的调理了,只有全身的气血充足、身体内不再进寒凉,再配合局部的治疗,才能治愈局部的不适 。
我有一个朋友,只是一个网球肘,都治疗了三个多月,跑遍各大医院,效果甚微,我给她治疗时,发现她气血两亏严重,我就告诉她,你只有好好吃饭、睡觉,气血充足了,血液流到你肘关节的多了,肘关节的疼痛才会减轻,我可以给您快速去除身体内的寒湿,但我不能让您身体内的血液马上变多,所以我给您治疗也只能是暂时的缓解,只要当你身体气血充足、体质强的时候,你这肘关节在不知不觉中也就不痛了 。
她很听话,认真食疗,2个月后,不但肘关节明显好转起来,颈椎和腰椎不适的毛病都明显好转了 。所以只要局部艾熏、针刺、按摩效果不好的人,时间超过一周还没效果的,就要将重点转移到祛寒湿和食疗上 。
2、局部艾熏只熏腹部 熏小腹是补气、暖肠胃、祛胃肠寒非常有效的方法,确实对气虚、脾胃虚寒的人、经常腹泻的人、小腹冷痛的人、经常痛经的人、小腹内有肿块的人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只是用艾条熏小腹,时间久了会造成气滞,很多人容易上火、脾气气燥、烦躁、胸闷,所以我一般告诉大家,熏完小腹后一定要再熏腿上的穴位,将两腿上的足三里、三阳交处上下来回各熏10~20次,将气引下去,就不容易上火了,这种熏法不一定非要喝上生姜红枣桂圆,只是注意饮食,不吃寒凉的食物就可以了,用6~8根艾条熏暖小腹的效果好,熏30~40分钟都可以,严重的可以熏1小时,1~2根艾条熏效果来的太慢,我很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