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免疫球蛋白怎么用?收藏10种用量用法

儿科免疫球蛋白怎么用?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什么?小孩子抵抗力差能用免疫球蛋白吗?下面小编要分享的是免疫球蛋白10种用量用法 。
免疫球蛋白最初因为纯化技术的问题只能肌注使用 , 新的纯化技术出现后静脉制剂才用于临床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 , IVIG)在儿科可以用于多种疾病 ,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各种疾病的使用方法 。
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 KD)
已有证据证实早期 IVIG 治疗可以降低 KD 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用法为单剂静脉滴注 2 g/kg , 10~12 小时输入 。用药时间为发病后 5~10 天之内 。因为 5 天内使用无反应性高 , 10 天后冠脉瘤发生率增加 。有人认为 1 g/kg 是最经济的有效量 , 1 剂无效 , 次日可再给 1 次 。
2.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早在 1952 年 Bruton 开始采用肌注免疫球蛋白的方法为这类患者进行替代治疗 。
目前的治疗原则是:早用比晚用效果好;较大剂量比小剂量效果好 。应用量应个体化 , 以血清 IgG 浓度上升到 1000 mg/dl 为度 。
大剂量方法:
400 mg/kg , 每 3~4 周一次;
小剂量方法:
200 mg/kg , 每 3~4 周一次 。
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 ITP)
1981 年 , Imbach 等在治疗两名低丙种球蛋白症合并 ITP 患儿时发现 , 每次使用 IVIG 后都可以使血小板增加 , 此后 IVIG 开始被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
用法:
400 mg/kg.d , 用 3~5 天;或 1 g/kg.d , 连用 2 天;
国际推崇用法:
0.8~1 g/kg.d , 1~2 天 。
4.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ain-Barre syndrome , GBS)
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1985 年 Vermeulen 等首先采用静脉大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本病 , 目前已经被广泛使用 , 已经证明其可以缩短病程 , 并可抑制急性期患者病情进展 。
IVIG 治疗 GBS 的最佳时机为疾病进展的早期即发病 2 周内 。IVIG 对 GBS 的各种亚型(轴索性、单纯运动障碍型、Miller-Fisher 综合征等)具有相似疗效 。IVIG 治疗有效的患儿在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可有复发 , 重复使用同样有效 。
用法:
400 mg/kg.d , 连续使用 5 天 。
一般自慢速开始 , 每小时 40 mL , 后可增加到每小时 100 mL 。
5.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又称新生儿溶血病
出生后一旦明确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 可尽早静脉滴注 1 剂 IVIG  , 剂量 0.5~1 g/kg , 于 2 小时内滴入 , 从而减少换血 。不过因为缺乏大样本治疗该病的安全和有效的临床试验证据 , 目前不作为该病的常规治疗 。

儿科免疫球蛋白怎么用?收藏10种用量用法

文章插图
6.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 MG)
临床上 IVIG 一般用于 MG 危象或其他治疗无效的患儿 , 也可作为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显效前的治疗 。常用用法为:
400 mg/kg , 5 日为一疗程 。多数患儿用药后第 3~4 天临床症状可见好转 , 但作用时间短 , 因而可在 1 给月后重复使用 。
7.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 MS)
首选方案是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 , 如果治疗第 4~5 天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 , 多选择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 。IVIG 用法为:
2 g/kg , 分 2~5 天给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