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 一什么意思

1.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
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 。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
2.病理性
急性化脓性感染(脓肿、脑膜炎、肺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某些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烧伤,急性大出血,恶性肿瘤及某些金属(如铅、汞等)中毒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情绪变化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等 。某些传染病(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病毒性肝炎、沙门菌属感染等),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或亚白血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健康搜索的脾肿大(如门脉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肿瘤化疗及某些药物(磺胺氯霉素)反应等 。

白细胞计数 一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2.白细胞计数降低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原因不明和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
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认为其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学因素,血液系统疾病,伴脾肿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获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等 。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 。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
扩展资料
一、预防:
1、对密切接触放射线或苯的人群(高危人群)应作定期检查 。
2、对服用有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的患者,要严密随访 。
3、慢性白细胞减少患者,若长期随访血象稳定,可不必服药 。对白细胞数较低而有症状者可选用利血生、沙肝醇、维生素B4 等药物中的1-2 种 。
4、对起病急骤的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应送血液科抢救 。
二、治疗:
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
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 。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 。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 。
【白细胞计数 一什么意思】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 。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
参考资料来源:
3.医学上白细胞计数公式是什么
校正公式:白细胞校正数/L=M×(100/100+N)
M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N为在白细胞分类时,计数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
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
白细胞总数升高,是被非常关注的问题,这种升高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 。我们可以不必担心生理性因素造成的暂时性升高,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病理性增高 。当然,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白细胞数量升高和减少往往有以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