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脑部发育只有一次



栏头:妈咪博客
左右格子:资深育儿杂志编辑 。自宝宝儿子聪聪“面世”,就开始以博客记载宝宝的成长点滴 。日积月累下来,俨然一部来自“专业人士”手笔的育儿经 。其中的心得经验值得我们一起探究 。
而各位读者对每期话题有话想说,也可到本杂志网页论坛:www.mumbaby.cn的“聊聊吧”栏目,一起聊聊 。若发表的留言被选登,还可获得小礼一份哦 。
上次,为给聪聪找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 。此后不久,网上的一篇文章有说国家准备制订婴儿脑部发育营养标准,文章还特别指出了其中DHA、ARA和胆碱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标准含量 。嘿嘿,脑部发育的营养也有国标,看来国家开始重视国民智力问题了 。
但是为什么要从婴儿配方奶粉开始制定标准呢?补充的营养素怎样才能达标?又是我利用“职务”之便,展开“补脑知识大搜查”行动的时候了 。
大脑发育 只有一次!
我想起之前采访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时,杨教授曾经给我提到一个形象的比喻:“火车进隧道,谁先进去?当然是火车头;谁先进来?还是火车头 。因为隧道里,火车无法掉头 。孩子的智力发展就是这种‘隧道现象’ 。”哦,原来大脑发育只有一次,是不可逆的 。
既然大脑发育不可以重新来,那什么时候才是发育的关键期呢?这个我知道,在出生后的头12个月,宝宝脑重较出生时增长接近2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定格,大脑发育已完成近70% 。
再翻阅相关的研究,发现宝宝的大脑发育,后天因素更为重要 。有研究数据显示,IQ中受遗传影响的只占40%多 。虽然大脑中负责处理信息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在出生时已确定,但负责传导信息的树突和轴突则在出生后继续生长 。神经元和树突、轴突就如同电话和电话线,除了电话性能外,电话线路的质量,线路的铺设工作同样会影响通话 。
所以,出生后的头12个月,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在这样一个极速发育过程中,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正确的教养方法相互搭配至关重要 。而且,营养是基础中的基础 。没有“物质基础”,早教培养这些“上层建筑”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
智力表现——1岁
以前早就看过一个与智力相关的临床实验,美国营养学专家贝兹把出生后头4个月内的婴儿分组,持续补充高含量DHA和ARA的宝宝,与膳食中未添加DHA和ARA的宝宝相比,18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要高7分 。
当时我就挺惊讶的,一是惊讶于科学之先进,尚在牙牙学语的小宝宝,就能通过贴在大脑上的传感器,得知宝宝对不同事物的大脑反应 。
二是惊讶于这个高7分,常识告诉我,普通人的智力在100左右,高了7分,就相当于高了7个百分点,人与人之间的智商水平相差7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
正如杨健教授所说的,如果我的宝宝一开始就坐上了火车头,他也必然先步出隧道 。
智力表现——4岁
说真的,当时看到那篇临床实验,我脑海里就有一个问题,那群智力发育指数高7分的孩子们,现在怎么样了?
最近,我看到了贝兹博士的跟踪研究报告 。原来科学家们也惦记着这件事呢 。
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那组曾经在18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高7分的孩子,在4岁时再次接受了临床研究,在IQ测试当中,这组优秀的宝宝比起对照组依然保持7分的优势 。
我的妈吖,4年后,还能高7分!
这群娃娃现在长大了,可以做出图片排列、几何图形测验、积木图案、填图、物体拼凑等,与操作能力相关的测试,以及在常识、理解、算术、词汇、类同、组句等言语IQ的测试中也表现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