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教学方法,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用数字、符号记录分类结果,复习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海底世界教案吧 。
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平时爱将自己的东西堆乱放,有时找一样东西需要很长时间,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些毛病,培养幼儿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海底世界(分类计数)这一教学活动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用数字、符号记录分类结果 。
2.复习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
3.培养幼儿操作兴趣,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海底动物的数量 。
活动难点:
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标记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背景图2张、9张统计表、小海螺图片、8组幼儿操作材料、1~5的数字卡片 。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分类操作法 。
活动过程:
一、律动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 。
1.师幼互动游戏《一只小鸡》 。
2.提出:律动里出现了那几个数字?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反思】3.出示数字宝宝,幼儿根据数字做拍手游戏 。
二、创设情境“海底探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1.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2.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
提出问题:
猜一猜,我们这是到了那里?(幼儿:水里、河里、海里……)
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海底世界”,你们知道在海底生活着那些生物吗?(幼儿:小鱼、鲨鱼、海龟、海马、章鱼……)是呀!海底有许多我们认识还有不认识的生物 。咦,他们这会儿都到哪里去了呢?
三、感知动物数量,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动物的数量 。
1.教师将章鱼、水母和小鱼的图片一一贴到“海底世界”的背景图上 。
2.提出问题:谁能看出在海底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幼儿:
有三种:章鱼、水母、小鱼 。)
3.引入:今天呀,海底将要举行一场运动会,想请队员最多的一组动物当裁判,到底哪一组的队员最多呢,还得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小朋友们愿意吗?让我们热烈欢迎第一支代表队—章鱼代表队 。
4.请小朋友数数看,章鱼代表队一共有几名队员?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幼儿找出数字“3”并贴在章鱼图片的下方 。
5.教师启发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感知记录水母和小鱼的数量 。
四、了解分类计数的意义 。
师:小朋友刚才为每一个代表队进行了数量统计,这个计数方法就叫分类计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哪支代表队可以当裁判,为什么?(小鱼代表队,他们的数量最多,是5条 。)小朋友真能干,帮他们选出了裁判,为了表示感谢,他们决定将小海螺当礼物送给你们,想要几个就伸出几根手指吧 。
五、实践运用 。
1.情景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