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孩子本体感失调的4种原因,千万不能忽视!( 二 )


本体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 。
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
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让他自己活动 。
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结果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后天的学习能力 。
表现为动作笨拙、粗手粗脚,动作慢吞吞,不合群、孤僻,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到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 。
当然这样的孩子在从事握笔着色、写字等活动也将会是一件苦不堪言的活动,不但会有速度慢、容易累,连一鼓作气完成作业的能力(注意力)都有状况 。
因此,完成纸笔作业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件苦差事 。
家长们也会发现有这类问题的孩子喜欢从事偏静态的活动,例如阅读、自己玩、天马行空的思考、高谈阔论等,却容易有眼高手低、说的比实际做的好的特质 。
二、本体感失调的表现
本体感不良的儿童会出现如下症状:
◆1. 动作协调不良,身体平衡困难,走路容易摔倒 。动作记忆差、学技术困难,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或绘画的能力远低于正常儿童,体育运动技能差(不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2. 过分怕黑,在暗处经常不知所措而哭闹 。方向感不强,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3. 发胖(虚胖)、散漫,站姿、坐姿和看书姿势不正常(托腮),易驼背和近视;
◆4. 学习能力低,常有语言、阅读、听写和书写上的障碍,思维迟滞、记忆不良,音乐课发音不准,与人交谈或上课发言时口吃;
◆5. 挫折感多,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自我形象差 。情绪控制能力差,爱发脾气,较多服从而没有创造力 。
三、本体感的训练
为了训练孩子的本体感,心理学家设计出了体型较小的滑行板,目的是要通过较强的肌肉收缩为脑干部统合提供感觉输入 。
持续的肌肉收缩能够增进肌梭机能,肌梭产生的感觉输入往往导入小脑,对脑干部的统合功能起到促进作用 。
小滑车
使肌肉紧张、收缩的运动都是很有效的本体感觉刺激训练 。
因为肌肉紧张、收缩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本体感觉信息的输入 。
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 。
此外,孩子舔、咬、撕、拉、拽,游泳、摔跤、拔河、爬绳、搬运货物、踩童车等都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本体感觉信息的输入,对本体感的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家长不要一听到孩子哭就把孩子抱起来,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哭一哭,让孩子感受自己不同的音调、音量,使大脑神经与声带肌肉联系起来 。
如果是人工喂养,给本体感失调孩子的奶嘴上的孔不要太大,让孩子通过嘬、吸、咬等动作训练口腔肌肉 。
小孩吃手是孩子对自己身体感觉的分化,不要限制 。
家长要允许孩子涂鸦、拆东西,鼓励孩子用剪刀,穿珠子,鼓励孩子捏泥巴、面团等 。
生活自理也是本体感建立的契机:
自己洗脸、洗手、擦屁股、系鞋带、使用筷子、做家务等也是很好的本体觉学习过程 。
推小车(抓着孩子的脚,让孩子用手撑着在地上爬)、推重物、关节按压、抛接球、拉单杠、倒立摇晃、跳床、攀爬、翻跟头等游戏活动也是孩子发展本体觉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