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孩子本体感失调的4种原因,千万不能忽视!( 三 )


爬隧道:
用几个大纸箱去掉纸箱的底部连接成一条隧道,请小朋友爬隧道探险,发展动的协调性 。
手影儿
这些是晚上常玩的一种小游戏,用手做成一些姿势,灯光一照,在墙上显出好玩的影象 。
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有趣的表象吸引幼儿活动自己的肌肉关节,形成本体觉 。
“翻饼烙饼”:
两小儿相对站立,双手对握,摇晃胳膊,一人由怀臂间探头翻过,另一人随之,变成二人对背站立,曰翻饼,然后翻回,曰烙饼 。
边动作边唱:“翻饼,烙饼,油炸馅儿饼,翻过来瞧瞧!”合作性的游戏,锻炼幼儿大关节活动,但要防扭伤 。这也是一种借助同伴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个探索过程 。
玩冰棍儿:
拣冰棍之小木棍若干,玩时将大家的木棍合在一起,拿在手中,向平地上一撒,用一根木棍从下挑弹起撒出的木棍,每挑一根不许碰动其他木棍,挑成功者木棍归己所有,挑坏,则由下一个人来挑 。
这种游戏在挑弹过程中要求的是细心和动作精细,稍大则有可能挑坏,在娱乐中不知不觉促进了精细动作的发展 。
指头立毛掸:
找一鸡毛掸,将扎有鸡毛的一端朝上,光的一端立于手心或手指上,身体随鸡毛掸倾斜而走动,使鸡毛掸立于手心或手指长久不掉下来,还能做鸡毛掸在手上移动和倒手等花样儿动作 。
踢毽子:
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既要平衡身体,又同时要求视触协调一致才能踢中和持久 。
另外“拽包”与丢沙包类似,也是幼儿在跑跳躲闪中锻炼协调能力的不错的选择 。
荡秋千:
让孩子抓紧,坐或站在上面,父母前后左右地帮忙摇晃孩子;
圆筒吊缆:
通过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的活化 。
让幼儿俯卧在圆筒上,用双手双脚夹住圆筒,由大人左右前后摇晃,也可以让两个孩子同时坐在圆筒两端摇晃;
挠痒痒:
让孩子躺在床铺或软垫上,张开四肢,由父母亲跪在身旁,在孩子身上敏感处玩抓痒游戏,可以每天进行10至15分钟左右 。
翻筋斗:
让孩子在垫子上面自由地翻筋斗,随便前翻、后翻都可以 。
趴地推球:
让孩子趴在地上,距离墙壁30~50厘米,面对墙壁,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球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 。
对墙抛球:
让孩子距离墙壁1.5米的地方站立、面对墙壁,将手中的球用力抛向正面的墙壁,并接住弹回来的球 。
拍球:
让孩子把球抛向地面,当球从地上弹起时,让孩子拍 。
一开始可让孩子跟着球跑,熟练后,要求孩子站在原地拍,规定用那只手拍,双手交替拍或左右手同时拍两个皮球 。
蹦蹦床: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信息,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
幼儿在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过小腿后屈,脚后跟踢至臀部 。
同时还有多种玩法,如跳床接物来完成对孩子平衡反应、运动策划,大肌肉运动、视觉运动、眼球运动的不足;
跳绳:
先让孩子双手抓住绳子的两端,绳子甩起后跳过去:
一开始,孩子很可能是等甩起的绳子落到地上,从地上的绳子上跳过去,然后再甩绳,再停下来跳 。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应能自然而然地从甩起的绳子下跳过去了 。
另外,还有滚铁圈、打野鸭子、排沙包、老鹰捉小鸡、过山洞、“虫虫飞”、“五官歌”和“手指歌谣等,都能训练幼儿对自己器官进行灵活的支配,使其手脚动作协调灵活、骨骼肌肉得到健康发育,锻炼本体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