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遭遇“蛋白尿”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以及正常怀孕时,尿液中是不出现或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当准妈妈患有某种疾病,或是采用了不正确的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时,尿液中就会出现白蛋白 。
蛋白尿的5种可能
1.假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不小心污染了尿液
why: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原因,尿道短且与阴道比邻,患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留取尿液不当时,标本极易被阴道分泌物污染,也可出现蛋白尿而造成误诊 。
正确的做法:留取尿液标本时,排掉开始时的小便,留取中间的尿液进行检查 。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why: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大症状 。如果在出现水肿或蛋白尿的同时还伴有血压升高,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 。
health link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 。我国的发病率为9.4%,而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7%~12% 。多数仅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在分娩后即会随之消失 。
患病孕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由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多少也反映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 。
3.肾脏疾病
孕前既有肾脏疾病——怀孕后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why:怀孕使女性的机体代谢增加,全身血容量增多,加重了肾脏及其他脏器的负担,从而可使肾脏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 。
隐匿性肾炎——怀孕前没有发现肾脏疾病的症状
常在怀孕中、后期出现症状,需要抽血进一步检查血浆微球蛋白,同时到肾内科就诊,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
4.原发性高血压疾病
why:怀孕前已经患有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都有可能在孕期出现蛋白尿 。
高血压疾病对全身各个脏器都有损害,会损害肾小球引起蛋白尿;而肾脏损害又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
5.妊娠期蛋白尿——有水肿、蛋白尿却没有其他症状
why:怀孕期间出现蛋白尿、肢体水肿,但是没有出现血压增高和其他不适 。实际上,在临床上往往把妊娠期蛋白尿列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范围考虑 。
有时准妈妈原来的基础血压比较低(比正常值低),怀孕期间血压虽较平时有升高,但并没有达到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 。
“-”和“+”的含义
尿蛋白(-):尿液检查时尿液中没有白蛋白,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 。
尿蛋白(+):
24小时尿液中蛋白含量≥300mg,或至少相隔6小时的两次随机尿液检查中尿蛋白浓度为0.1g/l;
尿蛋白(++):
24小时尿液中尿蛋白含量≥2.0g 。
尿蛋白(+++):
24小时尿液中尿蛋白含量在2.0g~5.0g之间 。
尿蛋白(++++):
24小时尿液中尿蛋白含量≥5.0g 。
尿液中蛋白含量越多,表明疾病的程度也越严重 。尿蛋白(+++)~(++++)时,孕妇可出现体重明显增加,或全身出现高度浮肿 。蛋白尿对胎宝宝的影响
体内的白蛋白通过尿液丢失,造成体内蛋白减少,严重时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影响胎宝宝的营养供给,会直接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低体重儿??
胎儿窘迫,严重时可以出现胎死宫内
早产
预防蛋白尿
1.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
饮食均衡:准妈妈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并注意减少油脂及过量盐的摄入 。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 。
左侧卧位:坚持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的血液供给 。
适当补钙: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者,每日补钙1g~2g,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