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方歌速记

1.血府逐瘀汤的方义
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 。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 。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 。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 。
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 。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 。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 。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
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

血府逐瘀汤方歌速记

文章插图

2.能详细谈谈血府逐瘀汤吗
【血府逐瘀汤方歌速记】【来源】《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 赤芍各6克柴胡3克
甘草3克桔梗4.5克
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要适应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
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
编辑本段主治
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
本方主治胸部的瘀血证 。胸部属肝而包括上焦,肝司营血,性喜畅达,功能疏泄 。今血瘀胸中,肝失疏泄,故症见头痛、胸痛、失眠、心慌、呃逆等证 。治宜调肝逐瘀为法 。故本方除桔梗引药上引,牛膝引邪下行,甘草和中调药外,其余药物均入肝经 。如当归、生地、柴胡养血活血,清热疏肝,适用于血瘀热证;桃仁、赤芍、红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气不活,气不得血不行,川芎为血分气药,枳壳擅长理气疏肝,二者合用,助本方理气活血,并有调理肝脾作用,诸药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气疏肝之剂 。
编辑本段实验研究
1.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中成药研究》1988(7):
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并可防止由于微循环紊乱而致的血压急剧下降 。证明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 。
2.凝血作用和抗凝作用《浙江中医杂志》1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