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风湿老偏方( 三 )


3.治风湿有什么偏方吗?
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病的一种类型 。主症是周身较大的关节红肿、疼痛及活动受限,同时伴有发烧,下肢与膝关节部位常可见风湿结节 。风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病程较长,在祖国医学中属痹证范围 。
1、地黄当归金甲汤
组方:将上药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约1小时,2次温服,隔日1 剂 。
制用法:干地黄95克
当归3克 白金条(即人角枫)须根5克
刺三甲5克
2、三白皂剌熏剂
组方:用沙锅置火炉上,纳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后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 。治疗时炉火保持适度 。
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钟 。如疼痛剧烈,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
制用法:
鲜三白草1000克 鲜皂角刺250克
3.治风湿方:取红辣椒30个,老姜100克(切碎或打细),胡椒90粒,花椒20粒,用白酒浸泡(浸泡时间:
腊月一个月,七八月份十天,其他时间二十天) 。用布条蘸药酒擦患处,每次只能擦一个部位,一般只需2-3天,严重的7-8天会有所缓解 。涂抹后患处会发热,只能用手轻拍退热,决不能用手抓、抠 。此方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炎、凉痛;对肩周炎、类风湿、骨质增生者禁用 。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中药网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
4.治疗风湿病的偏方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基础版】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辩证治疗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一、风寒痹阻证
【临床表现】肢体关节冷痛,游走不定,遇寒则痛剧,得热则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屈伸不利,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舌苔薄白,脉弦缓或弦紧,或浮 。
【证候分析】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风性清扬上行而数变,故风寒之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关节,而致气血运行不畅,可见肢体关节冷痛,屈伸不利,痛无定处;寒为阴邪,阴盛则寒,故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则血脉更加不畅,故痛更剧,香热则气血畅,故痛减;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缓或弦紧为寒邪之象,脉浮为风邪外感之象 。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治则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
【方剂】防风汤加减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方解】防风、麻黄祛风散寒;肉桂温经散寒;当归养血活血,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秦艽,除风湿、止痹痛;葛根解肌止痛;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甘草和中调营,且生姜有助诸药发表散寒之意;诸药相合,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
二、风湿痹阻证
【临床表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游走不定,或有肿胀,恶风、汗出、头痛、发热,肢体沉重,小便不利,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腻,脉浮缓或濡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