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气短是怎么回事

1.胸闷 , 气短 , 心悸是什么症状?

心悸气短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在心血管科门诊 , 因心脏问题就诊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是“胸闷【心悸气短是怎么回事】、心悸、气短” , 当然首先考虑各种心脏病 。通过病史询问和发作时心电图改变往往可以对病情做出大致的判断和评估 。但常有一些患者 , 症状发作不典型 , 发作时心电图没有明显变化 , 而主观痛苦体验明显 , 遇上这样的患者 , 很多心内科医生虽也觉得症状不典型 , 但唯恐漏诊性质严重的“冠心病” , 所以给患者开据各种检查来除外 , 甚至不惜做冠脉造影 , 即使在造影阴性的情况下 , 也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做的很负责 , 告诉患者不是“冠心病” , 而对患者的各种症状却无能为力 , 其结果可想而知 , 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症状仍存在 , 仍继续到其他医院就诊 , 不仅症状不能消除 , 还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
其实 , 这些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 。
众所周知 , 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是临床常见心理问题 , 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 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大部分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因各种躯体不适就诊综合医院门诊 。据报道 , 上海市90 年代综合医院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
门诊10%-20% , 住院病人20%-50% , 其中心血管病40%-50% , 主要是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 。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检出率分别约占20-30%和15-20% , 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就诊主诉是“胸闷、胸痛、心慌、气短” , 年龄范围20岁~80岁 , 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别 。这些患者心电图没有明显缺血改变或是有早搏 , 其心电图改变不能解释其临床症状;有些患者已接受了多种检查如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胸部平片或CT、胃镜甚至冠脉造影检查 , 结果都是阴性 , 其中一位患者曾在北京2家大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都是阴性;他们的胸闷胸痛往往与劳累关系不明显 , 持续时间长 , 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不明显 , 发作时的心电图也没有明显的缺血改变 。
那么 , 焦虑抑郁障碍如何识别呢?其实很简单 , 对于抑郁障碍 , 首先要记住三条核心症状:即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 , 伴或不伴食欲睡眠的改变 , 其他症状有无价值感、性欲减退甚至缺乏、自责、自罪、自杀等想法 , 可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症状或疼痛等 , 症状持续2周以上即可诊断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的诊断主要有4方面:紧张焦虑心情(常过度地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或安全问题);警觉性增高(容易受惊吓 , 对声、光过度敏感 , 常伴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运动性不安(不能静呆、肌肉紧张性疼痛);自主神经症状(一阵阵出汗、脸潮红、头晕、心慌、胸闷、气短、血压忽高忽低 , 胃肠功能障碍如肠鸣、腹痛、腹泻、便秘等 , 尿频、性功能障碍等) ,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可以诊断 。
在有了对焦虑抑郁障碍表现的知识后 , 如果在门诊再遇上“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的患者 , 症状发作不典型 , 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不明显 , 发作时心电图检查没有变化者 , 症状涉及多系统者 , 应考虑焦虑抑郁的可能 , 并可以用焦虑抑郁量表辅助诊断 。对轻中度患者可予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