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爱做十大“蠢事”排行榜

导读:一棵草、土生野长,也有它的风采;要是落到不会种养的人手里,却要枯死 。一个孩子要是降生到不懂教育的父母家里,就会生出麻烦,甚至是被毁掉前途的悲剧 。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一些观念上的错误,因为如果你是错的,你越努力,就会越糟!

父母最爱做十大“蠢事”排行榜

文章插图
第一:溺爱孩子
有的家长认为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更多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而且这样宝宝才会很快乐很幸福 。但也有家长认为,对孩子的爱可以很多很多,但是方式要选择正确,如果把方方面面照顾周到、无微不至包办到底当成是爱,那就会成为溺爱,孩子反而没有幸福感 。
被溺爱的宝宝更难感觉到幸福和快乐 。幸福和快乐通常是和满足、感恩等积极情感如影相随,家长无原则的满足、迁就,会让宝宝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他不需要去感激任何人,甚至还可能任性、脾气暴躁、自理能力差等 。当他开始进入幼儿园生活,弱点就暴露无遗,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不管是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这样的宝宝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一个曾经以为自己是小皇帝的孩子,一旦陷入巨大的落差中,就会陷入痛苦中,严重的心理就会留下不正常的种子 。
而且这种教养环境出来的孩子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就是冷漠自私,专横跋扈,更甚者脾气暴躁,喜欢打闹,长大后难以成功和得到幸福 。这是因为如果孩子从小备受家人的宠爱,就会形成这样的意识:“我是家里的中心,全家人都围着我转是应该的 。”这些孩子在外面不知道关心他人,而在家里也不知道心疼父母,他们的冷漠自私让父母感到特别寒心 。殊不知,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这一切都是家长自己患了“关怀强迫症”的结果 。
“关怀强迫症”就是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当别人特别依赖自己的时候,就会感到满足,觉到自己有价值 。家长就是这样为宝宝提供不必要的关心,宝宝应该做的不让宝宝做,表面上是因为爱宝宝,其实实质上是因为需要宝宝对自己的依赖 。这一点,很多家长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
第二:过度干涉孩子生活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儿童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 。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如果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所继承,所仿效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 。过度干涉会培养出一个性格暴烈和软弱混合为一体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社会上别人骑在他头上,也会一声不吭、忍气吞声;可是在家里却称王称霸,拿父母当出气筒 。
而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 。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 。
第三:威吓孩子
虽然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体罚、恐吓孩子是不好的了,但也有些人依然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 。他们说,小孩就同小树,总要时常剪剪枝 。此话乍听有理,但孩子毕竟不同于小树,他有自己稚嫩的心,有自己的自尊,有着很易受伤害的小小身躯 。所以,威吓虽然可能收到一时之效,但却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