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深龋怎么治疗( 三 )


深龋未经治疗,则牙髓继发感染或牙髓坏死 。细菌可以通过牙根达到根尖孔外,引起根尖周围炎症 。可能形成病灶感染 。牙冠若已大部破坏或只留残根时,应将其拔除 。
【预防】
预防龋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儿童保健工作,其基本原则是针对发病因素,采用相应措施 。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 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 。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使儿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 。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 。小儿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擦洗牙齿 。
幼儿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刷牙 。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 。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 。要顺刷,即“上虐待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 。这样就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刷牙后要漱口 。不要横刷,横刷容易损伤牙龈,也刷不净牙缝里的残渣 。
1975年卫生部、轻工业部和商业部曾共同召开全国牙刷会议,制订了“保健牙刷暂行规格” 。
1989年卫生部又召开了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由牙刷分会委员会对“暂行规格” 。幼儿的牙刷标准毛束不超过两排,每排5~6束,毛质要软,小学生使用的牙刷毛不不超过三排,每排6~7束 。又制定了中学生牙刷标准,以备成人牙刷作为参考 。
应该注意儿童的饮食习惯,按时增加各种辅食,多吃粗糙、硬质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磨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 。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磨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 。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我国是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龋是有困难的 。但近年来,糖制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 。应注意宣传使家长教育儿童养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的习惯,睡前不吃糖,注意儿童三餐的质得 。从幼儿就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的食物 。要尽可能吃些粗粮 。要重视母乳喂养婴儿 。
近来国际上提倡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使用代糖(sugar substitute)来降低龋齿,这在我国当前是不实际的,也是不经济的 。最近据报导美国常用的某种代糖(aspartame)含有毒性,已经引起国际上的注意 。
3.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主要是通过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 。近代被认为效果较好的方法有:自来水氟化(central water fluoridation)、学校饮水氟化(school water fluoridation)、牙面涂氟(topical fluoridization)、含氟牙膏刷牙(fluoridetoothbrushing)、氟溶液漱口(fluorde mouthrinse)等方法 。
自来水氟化防龋是由供水中心自动加氟化钠,使水的含氟量调节到防龋的适宜浓度 。这是当前效果最好的方法 。对自来水氟化法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相反的两种见解,因此,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采用 。我国广州曾试行实验区自来水氟化观察多年,由于加氟量计算不当(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参考量),导致广州地区儿童发生氟斑牙,引起了家长的不满,现已停止全面加氟 。
我国地处三个地带,高氟地区很多,各地区水源、气候、农作物等含氟量均有差别,饮食种类和习惯也不尽同,因此,儿童每日摄氟量均需周密计算准确,因此,在我国强调自来水加氟防龋是不现实的 。
总之,氟防龋方法在高氟区均不能使用,有氟斑牙的儿童也不应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