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疗法理论

1.中医中的艾灸是什么

中医艾灸疗法理论

文章插图
古人把艾草命名为艾 , 也很有意思 , 艾就是爱 。艾灸时候温暖舒适通畅的感觉 , 的确和母爱的感觉一样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 , 目前常用的就是用点燃的艾条炙烤穴位 , 可以火头冲下 , 也可以火头冲上 , 下面与皮肤接触的地方放上姜片 。或者把它挂在插入人体内的针的柄上 。
古人一般把艾绒捏成很小的小窝头 , 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 , 称为一壮 。
一般的治疗都需要几十壮或数百壮 。《类经图翼》:“神阙行隔盐灸 , 艾灸至三五百壮 , 不惟疾愈 , 亦且延年 。”还有用艾绒搓成绳 , 点燃以后快速烧灼相关穴位 , 类似于灯火灸 , 有的留瘢痕 , 有的不留 。
艾灸以温补阳气 , 所以比起针刺易得气 。医生用艾条炙烤穴位的时候 , 只要凝神静气就很容易感到火头下的动气 , 其实就是自己的动脉搏动与病人脉动的感应 。在有的腧穴 , 会有类似相同的两个同性磁极相互没接触但是有抵触的感觉 , 而且这种感觉会因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在有的腧穴 , 则有类似两个异性磁极相互吸引的感觉 , 不由得沉降 。
而病人除了有类似的得气感觉以外 , 还会有强烈的循经传感现象 , 根本不知道经络的病人 , 会在艾灸时准确地描绘出热感 , 气感 , 酸麻胀感流传的方向路径 , 与中医的经络走向完全一致 , 所以艾灸与中医经络 , 腧穴的形成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
艾灸有如阳光普照 , 驱除阴霾 。人体体表或体内生长出的肿瘤 , 赘疣都是阴寒凝结而成 , 艾灸一到 , 立即枯朽瓦解 。说到艾灸就不能不提到抱朴子葛洪先生的夫人--鲍姑 , 她和葛洪一起在广东的罗浮山炼丹行医 , 《鲍姑祠记》记述:“鲍姑用越岗天然之艾 , 以灸人身赘疣 , 一灼即消除无有 , 历年久而所惠多 。”
在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宫里 , 还设有鲍姑殿和她的塑像 , 并留有楹联两副:“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 , 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 , 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留芳”
而艾灸的方法用时长 , 疗程长 , 加之施灸的时候需要有人看护 , 不象扎针以后大夫可以离开 , 加上有人不喜欢点燃艾草味道 , 甚至国外有的诊室有自动灭火系统 , 艾灸的烟雾会触发警报器 , 这些原因都限制了艾灸在国外的发展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体制 , 病种 。
2.艾灸的原理是什么?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 , 原理是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 , 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 ,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 , 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 , 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 , 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 , 通常针、灸并用 , 故称为针灸 。
扩展资料:
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 , 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 , 也是一种反应 , 此时的失眠 , 多很疲乏无力 , 或嗜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