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动物园里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动物园里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数学动物园里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巩固10以内数与物的对应,能对10以内数量比多少,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动物园里教案吧 。
【中班数学动物园里教案反思】设计思路:
在最近的自由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便是各种动物 。他们喜欢聆听动物故事,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大家对动物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而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
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轻轻松松的学习数学,寓教于乐,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活动的趣味性,我尝试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园里》 。
活动目标:
1、巩固10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
2、能对10以内数量比多少,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活动准备:
数字卡、图片 。
活动过程:
一、看图比一比(练习10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1、引导看图:图上是哪里?(动物园)
2、数一数共有几种动物?每种动物有几个?把数量记在心里 。
3、幼儿根据每种动物的数量举相应的数字卡,共同验证 。
小结:原来每种的数量我们可以用数字卡片来表示 。
二、 学习与操作:“多还是少”(学习比较多少)
1、动物园里哪种动物最多?(猴子)
2、马的数量是多少?
3、马比谁多?比谁少?了解多少具有相对性 。
小结:马比大象多,又比猴子少,和不一样的动物比,结果也不一样 。
三、 操作比较:
(进一步感知比多少)
1、请你们去给大象、鸵鸟、山羊、猴子比一比,在多的动物下面打个勾 。
2、你发现哪个动物多?哪个动物少呢?
小结:原来,多和少不是一定的 。要看它和谁比,就像鸵鸟和大象比,鸵鸟多 。但是,鸵鸟和山羊比,鸵鸟又少了 。
四、 游戏活动“找个朋友比一比”(巩固练习比多少)
1、每人拿数字卡,边说唱边找朋友比多少:“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数量多的站起来,数量少的请蹲下 。”
2、数次以后,幼儿说说游戏中为什么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和谁比多了,和谁比少了,进一步体会多和少是比出来的 。
3、幼儿交换数字卡后再游戏,巩固多和少的相对性 。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选材符合幼儿当下的兴趣 。
整个活动都围绕着动物展开,针对不同的动物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
2、导入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
在导入的环节中,孩子们先看清楚动物园里的动物数量后,默默地记在了心里,然后通过举数字卡片的小游戏来验证自己数的数量是否正确,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
不足之处:
1、幼儿的操作材料缺乏适宜性 。
首先,人手一份数字卡片在第一环节操作好后,没有适合的位置摆放 。孩子们纷纷将卡片推至桌子中间,导致成套卡片混乱,当进行第四环节前,孩子们还需要抽出一定时间来整理自己的卡片,使整个活动现场出现争抢、混乱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