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个悲伤的节日

1.七夕节是个怎样的节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
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
所谓七夕节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
乞巧活动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做些乞巧的小物品,再摆上些瓜果,赛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但各有各的趣味 。
2.七夕在古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七夕是一个流传千年的节日,一直到现在,七夕也一直被称为“东方情人节” 。
目前,七夕主要是情人节 。然而,在古代七夕除了是情人节,还是少女乞巧的节日,到了七夕那天,少女们怀着虔诚的心祈求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能够做好女红,将来找到一个好婆家 。
由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在古代也是情人节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未婚男女都希望自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然后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
每到了七夕夜里,男男女女们就会出来游玩 。像唐朝那样开放的年代,未婚男女在路上碰到了,如果相互中意的话,他们还会彼此送一些定情信物 。男方回到家里,会让自己的家人去女方家里提亲,顺利的话,两个人就可以喜结连理 。这在古代也算是一种自由恋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