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谨防儿童意外伤害:烫伤勿抹大酱牙膏

自暑假以来,接诊的意外伤害患儿明显增多 。医生提醒,每年夏季都是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多发期,暑假期间,家长应加强孩子监护,防止四肢外伤、眼外伤、消化道异物、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
    
儿童四肢最易受伤
近日,哈市5岁女孩丹丹在客厅的折叠凳上玩耍时摔了下来,小手正好被折叠凳死死地夹住,等被妈妈解救下来时,丹丹的小手已血肉模糊 。经医院检查,丹丹右手食指的指甲和末端肉都已经缺失,虽经过清创等处理,但孩子手部的损伤已经无法挽回 。
自7月以来,每天都能接诊几例外伤患儿,其中以手、脚四肢部位的外伤为最多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看护,选择适合孩子的活动,窗下、阳台下不要放置桌椅,也不要放置床、沙发等家具,防止孩子攀爬,刀具、利器等物品应小心收纳在孩子无法接触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被割伤或刺伤 。
别给孩子随意戴饰物
在儿童意外伤害中,孩子误将生活物品当食物吞食的例子也是时有发生 。据崔清波介绍,临床接诊的消化道异物的患儿中,吞下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有硬币、发卡、吊坠、钉子、电池、玩具等 。他曾经接诊过一个小男孩,不但将很多玩具车的零件吞到肚子里,而且还吃进去了一个吸铁石,最后不得不手术将异物取出 。
虽然孩子吞下的不少异物可以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但是一旦吞下的是危险性较高的异物,如钉子、电池、缝衣针之类的,家长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诊治,因为尖锐的异物有可能刺破消化道造成穿孔,而电池也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腐蚀 。家长不要给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来的饰物,各种药片、药水及纽扣、钉子、小电池等最好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吞 。
烧烫伤勿乱涂抹药物
儿童皮肤娇嫩,因此夏季也是儿童烧烫伤多发的季节 。近日,省医院烧伤科就接诊了一名被热水烫伤的4岁幼童,妈妈听信偏方为孩子伤口部位涂抹大酱、牙膏等,不但没见好,反而却加重了 。尽量让孩子少进厨房,远离油锅、汤锅、热水瓶等,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缓慢加入热水,并用手腕试水的温度 。
【暑假谨防儿童意外伤害:烫伤勿抹大酱牙膏】 一旦发生烧烫伤,切忌用大酱、酱油、糖、紫药水、牙膏、面碱等涂抹烫伤部位,否则会加重加深烫伤的程度,造成创面污染 。也不要涂任何外用药物,如紫药水或红药水,以免影响医院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 。如果创面上出现水疱,也不要自行将水疱弄破,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