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莫慌乱,这里有你想要的退烧办法!

宝宝发烧会让宝妈们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么宝宝发烧莫慌乱,这里有你想要的退烧办法!
宝宝发烧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宝宝的身体素质较差,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
一般小儿发烧很容易烧到39度以上,那叫高烧了,其实这是因为小孩子是纯阳之体,体内正气足,感冒发烧了正是正气和邪气在斗争,是宝宝增强抵抗力的大好时机 。但是到了39度以上一般家长都会急得不得了,马上就往医院送 。那么怎么才能快速退烧呢?
当宝宝发烧时,妈妈应首先对可能导致宝宝发烧的原因进行判断,是环境因素所致还是疾病引起的,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尽快为宝宝退烧 。

宝宝发烧莫慌乱,这里有你想要的退烧办法!

文章插图
一、药物降温
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会同时伴随宝宝反应迟钝,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等症状 。此时,建议妈妈应带宝宝去医院确诊,并按照医嘱进行药物降温 。
在宝宝进行药物降温时,妈妈需要注意的是:
1、清楚明白退烧药的作用是治标不治本 。宝宝发烧时,可吃一些布洛芬或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其作用是缓解宝宝因发烧引起的不适症状,而并非彻底治疗宝宝可能存在的疾病 。它只是带来暂时的体温下降,而且下降的程度也只是让宝宝感觉到舒服而已,不是正意义上的退烧 。
2、选择正确的退烧药 。乙酰氨基酚类退烧药较适合6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为它很少对宝宝的肠胃产生刺激;而布洛芬类退烧药更适合大一点的宝宝,且它的退热效果要快一些 。总之,这两种药各有各的特点,妈妈最好根据宝宝的月龄做出选择 。
3、适量使用更安全 。婴幼儿退烧药通常分为有片剂、针剂、栓剂和水剂 。其中,片剂的剂量较难准确控制,而水剂的作用较温和 。如果宝宝拒绝吃药,妈妈也可通过栓剂的使用帮助宝宝退烧 。不过,栓剂退烧药是经由直肠吸收,一旦密集使用反而容易造成退烧过度或反复刺激肛门,引起腹泻 。打退烧针,是最后才采取的措施,且必须在医生的诊断下,方可进行 。
4、妈妈要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不可中途停药或擅自换药 。尽管不同类型的退烧药交替或同时服用,其效果比单独服用一种药物更明显,退烧更快 。但在剂量上不好控制,且容易造成宝宝重复吃药的风险 。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宝宝非但不会退烧,反而会烧得更厉害 。
5、给宝宝吃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注意用药的剂量问题,针对宝宝目前的体重选择适合剂量 。并清楚了解服药后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及相关症状有哪些 。
二、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是由于环境过热或饮水不足而导致的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体温不超过38℃,此时不建议随便服药,而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
冷敷法:将浇过冷水毛巾拧干并敷于宝宝头部,待毛巾变热后再次更换,或者使用宝宝退热贴以达到同样效果;也可用干毛巾裹住冰袋(块)置于额头上或置于脑后 。
温水浴:用约为37℃左右的温水给宝宝洗澡,擦洗全身,这样做可使宝宝皮肤血管得到扩张,以利于散热,每次洗澡应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 。情况较为严重的宝宝,可间隔4-6个小时擦洗一次 。
热水泡脚:妈妈可准备一个小盆,倒入2/3盆水,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 。妈妈抚搓宝宝的两个小脚丫,促使血管扩张,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用热水泡脚同时还能促进血液血液循环,帮助宝宝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