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酒喝多少

1.雄黄酒喝多少会中毒,

雄黄酒喝多少

文章插图
有害 。会中毒 。
1、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来历:传说屈原投江之后,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 。
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 。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
2、雄黄酒: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二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 。众所周知,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 。人如果误服,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 。
3、外用则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 。
4、中毒后的急救方法:生甘草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服 。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
2.雄黄酒,雄黄酒什么时候喝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 。
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 。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中国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比如变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失去控制现出原形 。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
“雄黄”又名雄精、石黄、薰黄、黄金石,产自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 。雄黄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主要用做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 。雄黄少量饮用,可治惊痫、疮毒,但由于雄黄有腐蚀之力,所以一定要经医生指示,并遵古法泡制的雄黄酒才能喝 。现代科学证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雄黄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雄黄具有腐蚀作用 。
因此,服用雄黄极易使人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重者则会致人死亡 。中医认为,雄黄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 。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 。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 。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直接内服,一般内服多入丸、散剂 。
3.雄黄酒能喝吗?
雄黄酒不能喝 。
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的功效 。但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喝雄黄酒不当,可能引起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
可以改喝雄黄酒为擦雄黄酒,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生痱子或长包长疖的地方 。需注意的是,痈疖初期涂雄黄酒效果好,但出现伤口破溃就不要用了,而且不要长期、大量外用,小孩尽量不用 。
扩展资料:
在端午节人们一般将雄黄磨成粉末状后,倒入白酒或黄酒中稍加浸制就饮用 。实际上,喝雄黄酒不仅达不到驱邪、解毒的目的,反而会中毒 。
据中医药专家介绍:雄黄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 。
是一种单斜晶系的含砷的有毒矿石,多数为橘红色半透明的结晶体,不导电,硬度为1.5~2,比重为3.6,晶面有漂亮的光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