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一般做多少次

1.肝癌介入疗法 做几次比较好?

肝癌介入一般做多少次

文章插图
肝癌
肝癌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肝癌系由于其它脏器的肿瘤经血液、淋巴或直接侵袭到肝脏所致 。
原发性肝癌可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中绝大多数为肝细胞型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流行病学调查,肝癌的病死率地理差别很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肝癌死亡率列第五位 。我国普查每十万人口中有14.58~46人发病,以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的发病率最高 。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各地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此病,其中约40%发生在中国,这可能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近年来我国关于肝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亚临床肝细胞癌及小肝癌的发现日益增多,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资料,小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69.4%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亚临床肝癌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但反映了对肝细胞癌理论认识上有新转变,也促进了治疗上的重大进展 。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多,男女之比为3~5∶1 。
病因及发病机理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与发病原理迄今尚未确定 。多认为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近年来研究着重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及其它化学致癌物质 。
一、病毒性肝炎 临床上原发性肝癌患者约三分之一有慢性肝炎史 。国内普查发现原发性肝癌高发区肝炎发病率也高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低发区为高,而肝癌患者血清HBsAg阳性率又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病理学发现肝癌合并肝硬化多为结节性肝硬化 。后者与肝炎密切相关 。近年来用地衣红染色等方法显示肝癌细胞中有HBsAg存在,另外也证实HBV(乙型肝炎病毒)可整合到宿主肝细胞的DNA中,还建立了能产生HBsAg的人肝癌细胞株 。
以上事实说明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近年来研究过去所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现定名丙型肝炎,对人类的威胁较乙型肝炎更为严重,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更密切 。
二、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很高,据国内统计约为50-90%,而肝硬化合并肝癌为30-50% 。肝癌伴有肝硬化多为大结节性 。此型肝硬化多属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炎后(坏死后)肝硬化 。肝细胞癌变可能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即通过肝细胞破坏-增生-异型增生而致癌变 。欧美各国肝癌常发生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一般认为胆汁性和淤血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关 。
三、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对大鼠、鸭、豚鼠等动物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B1是肝癌最强的致癌物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一些肝癌高发地区,粮油、食品(如玉米、麦、大豆、花生等)受黄曲霉素B1污染的情况往往比较严重,而在低发区较少见 。这些均提示黄曲霉素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多发的因素,但迄今尚无致人类肝癌的直接证据 。
最近有报道,流行病学调查黄曲霉毒素与肝癌无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
四、其它化学致癌因素 动物实验证明,一些化学物如亚硝胺类和偶氮苯类在很多动物中能引起肝癌 。在某些肝癌高发区的土壤及水源中,发现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物质较高 。而亚硝酸盐在胃内酸性条件下可生成亚硝胺,这些化学致癌物与肝癌的关系值得注意和研究 。
五、寄生虫感染 中华分支睾吸虫寄生肝内小胆管,刺激胆管上皮细胞增生,有的可发生癌变,成为胆管细胞癌,因在切片中看到由胆管上皮细胞增生逐渐发展到癌的各个阶段,故认为此类肝癌是在寄生虫感染的物理或化学刺激下产生的 。但绝大多数胆管细胞癌并无肝吸虫感染,故可能还有其它原因 。血吸虫病肝硬化的肝细胞多呈萎缩而无明显增生,因此很少引起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