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观察绳子摆动的游戏教案反思( 二 )


3、分享及经验总结 。
(1)幼儿根据记¼的结果进行统计、分享 。
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实验过程 。
教师:“刚才辰辰第一个打倒 。陉兽’,我们先请他来说说 。”
辰辰手指长绳:“我是用这个瓶子打倒的 。”
教师:“为什么这个瓶子能打打倒‘怪兽’?”
辰辰:“因为这个水装满了,它很重 。”
教师指短绳子:“那这个瓶子也是装满水的,为什么它没有打倒‘怪兽’呢?”
辰辰恍然火悟:“哦!我知道了,因为这根绳子长,所以能打倒(怪兽) 。那根绳子太短了,所以就够不着(怪兽) 。”
(2)通过记¼表帮助幼儿小结“今天的新发现——绳子长短影响摆动” 。
教师:“绳子的长短不一样,你们发现摆动有什么不一样呢?”
言言:“长绳子摆动得远,短绳子近 。”
辰辰:“短绳子摆得太近了,够不到‘怪兽’ 。”
教师:“哦,小朋友发现绳子的长短不同,所以摆动的远近也不一样,长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长 。”
教师:“短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短 。”
4、延伸活动 。
提供长短和重量相同的绳摆,请孩子自由探究,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活动反思:
活动先请孩子随意摆动系有瓶子的绳子,来感受绳子摆动的现象,并收集孩子的问题和已有经验 。在孩子猜想和验证、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原有经验是解决新问题的基础 。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位幼儿的积极性,甚至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积极参与了活动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
不足之处:
【中班科学活动观察绳子摆动的游戏教案反思】结束部分,应把发言的机会交给幼儿,帮助幼儿自己归纳总结,这样有助于幼儿梳理自己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