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观察绳子摆动的游戏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观察绳子摆动的游戏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科学活动观察绳子摆动的游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进一步观察绳子摆动的现象,探究长短不同的绳子摆动的距离不同,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对活动中的发现进行描述,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观察绳子摆动的游戏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观察绳子摆动的现象,探究长短不同的绳子摆动的距离不同 。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对活动中的发现进行描述 。
3、对“绳摆”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天花板上垂下的长短不同的彩色绳子、相同的瓶子、被击打物若干个(相同距离)、记¼纸若干、幼儿姓名卡 。
2、经验准备:有对物体摆动的经验 。
重点、难点:
了解绳子长短不同是影响摆动远近的重要因素 。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绳摆和以往的不同 。
教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绳摆,和昨天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孩子们很快就回答了,这些绳子刷上了漂亮的颜色,绳子有长有短,绳摆下面挂的都是满瓶水 。
幼儿1:红色的绳子长,绿色的绳子短 。
幼儿2:瓶子是一样的,都是满瓶水 。
幼儿3:昨天我们玩的,有的是半瓶水,有的重的是满瓶水,有的很轻,没有水 。今天都是满瓶水,都是重的 。
2、探究不同长短绳子的摆动情况 。
(1)引导幼儿操作绳摆 。
教师:我们上次是怎么让瓶子动起来的?
幼儿:把瓶子拉起来,再松手就动起来了 。
妞妞上前演示,将瓶子稍稍拉起,再松手,瓶子小范围来回摆动 。
周皓辰马上说:往后推,瓶子就摆动得更远了 。
一帆:绳子拉得越远,瓶子荡得越高 。
教师:那绳子拉得近一些呢?
幼儿:荡得可能就近一些吧 。
(一副得意的样子)
安全提示:幼儿在绳子摆动的过程中注意摆动方向,幼儿站在一边进行实验,另外一边不要站人,不要从中间穿行 。
(2)请幼儿猜想:这些长短不同的绳摆都能打到前面的“怪兽”吗?
(绳摆前面放有纸盒做的“怪兽”教具)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 。
(3)请幼儿验证:摆动长短不同的绳摆,来击打前方距离相等的“怪兽” 。提示幼儿站在起始线后,手臂伸直,自然松手,让绳摆自然摆动 。
小朋友开始依次用两种长短的绳摆,击打前面的“怪兽” 。
芳芳用短绳尝试了三次都没成功,绳子末端系的瓶子始终够不到“怪兽” 。于是,她又尝试用旁边的长绳子,这回成功了 。她重新回到短绳子处,试了两次,还是够不到(怪兽) 。这时教师问:“芳芳,你刚才用两根绳摆试了几次,有什么发现吗?”
芳芳:“我用这个绳摆(指着短的绳摆)瓶子怎么也打不到怪兽 。用那根(较长的绳摆)就成功了 。”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因为这根绳子太短了,那根比较长 。”
佳依:“长绳子打得远,所以就够得到 。”
教师:“请把你们的结果记¼下来吧 。”
(4)及时记¼: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记¼在集体用的大表中,在可以击中目标的绳摆标记中贴上自己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