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怎么打孩子的

1.老外的孩子不能打,都怎么教育的
蛮夷不可理喻 。
在美国千万不能打孩子,我们在那边的老人之间经常会互相提醒的 。弄得不好,小孩跑到学校去,无意间让老师发现了,可能你连抚养孩子的权利都没有了 。在国外,这条法律可是毫不含糊的 。在美国,没有打小孩一说的,那边会有人报警的,在马路上打小孩会有人报警,在家里打邻居会报警 。在国外,孩子从小就要被大人尊重 。有父母开车送上高中的女儿去谈恋爱 。
“我认识一对高中生的父母,女儿跟男孩子约会,因为她自己驾照还没拿到,于是夫妻俩开车送女儿过去,约会完,再接回来 。”徐大伯说,“这在我们中国是没法想象的 。但是在老外眼里很正常 。课业要求不高,第一重视的是体育,也很重视孩子的行为规范,包括写作业的要求 。美国比较循序渐进地培养习惯,老师是非常鼓励你的,绝对不会打击你,这个对我来说还是蛮需要的 。
2.外国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美国: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
”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 。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 。
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麦克的儿子查理今年10岁,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在中国,这些知识可能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 。于是麦克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 。查理马上跳进洗碗池里干了起来 。这是在洗碗,同时也等于是在洗澡,衣服裤子全都湿了,碗不但没有洗干净,而且还摔碎了一个 。麦克没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查理的一举一动 。开始,查理还在笑,慢慢地,他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油污涂了满身,凉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麦克,麦克把头转到了窗外……终于,他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
直到这时,麦克才把他抱出来,换了干净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边,然后,在查理的注视下,一个个地把碗洗干净 。接着,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里 。麦克的想法很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一种人生态度 。澳大利亚:教给孩子生存能力 澳大利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般从小就被家长送去学开船,教练常常把船泊在浅滩上,船底船身难免会沾满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