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12万能买到真正国际水平的国产车吗

1预算12万能买到真正国际水平的国产车吗
什么是国际水平汽车?是劳斯莱斯和铃木奥拓?【预算12万能买到真正国际水平的国产车吗】在评价国产车的时候 , 总有人说“国际水平” 。但是 , 国际水平到底有多高 , 国际水平应该是什么水平 , 定义国际水平汽车的人有没有出过国?如果以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对汽车评论人进行综合筛选 , 即使没有1% , 那些标榜“国际水平”的评论人有什么资格谈这个话题?抛开国际水平 , 如果你在中国用一辆车 , 和国内汽车市场卖的同级别车对比一下 。对比的无非是主流国产车和合资车(国外品牌)的质量 。要点:无论是国产车、合资车还是进口车 , 这些车都没有固定的所谓“级别” , 因为每个车系都有很多品牌 , 每个品牌的很多量产车都分为“369”等等 。也就是说 , “国内层面”或“国际层面”都有很多横线 。然而 , 大多数普通滑板车的水平都很低 , 包括被认为“先进”的合资汽车 。我们来对比一下10万级主流合资和同级国产车 , 看看同价位的车横线会有多大的不同 。轿车合资品牌代表车型:朗逸、卡罗拉、Sylphy , 都是知名的合资十万级轿车 。朗逸的主版本适应了多点喷射1.5L的落后技术 。这种发动机大多为自有品牌5万级车所用 , 但朗逸的价格却高达10万级 。朗逸Turbo的1.4T发动机动力水平相当令人满意 。变速箱采用工业废料级干式双离合 , 价格定在消费级 。如果这辆车定义的德系车级别是狗屎 。丰田卡罗拉的综合素质表现还算不错 , 但这款扭力梁悬挂小车匹配了发动机落后的低端CVT变速箱 。这种组合的技术水平显然是入门级标准 。基于百车故障率一度超过200的结果综合分析(虽然高 , 但在合资车中水平不低) , 这款车对于标准的吉利帝豪、比亚迪秦燃油版等车来说恰到好处 , 差价就是品牌溢价 , 与“国际品质”无关 。Sylphy也值得一谈 。该车搭载的1.6L发动机也采用了多点喷射技术 。但是这种技术落后的发动机仍然存在着异常漏油的问题 , 曾经有过烧机油的普遍问题 。变速箱配备了捷科特问题不断的CVT , 顿挫和异响相当严重 。这款车除了两个总成水平低之外 , 还存在车身生锈和车身附件高频失效的问题 。这款车的综合素质只是入门级 , 但价格却暗合T & T:或者at插电式混动车 , 这是什么“国际水平”?好像不如中国车 。以紧凑型车为例 。故障率前十的低质车中 , 将有8~9辆合资品牌车 , 覆盖德、美、日、韩四大品牌 。只有一些自主品牌的二三线车会进入这个阵营 。这些数据不是“行业机密数据” , 而是很多人盲目跟风 , 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不客气地说 , 这些“国际品质”汽车的用户几乎100%都是车盲 。当然 ,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合资车的质量都不高 , 但令人尴尬的是 , 15万以下的车几乎没有理想的选择 , 20万左右的SUV也没有“国际好车” 。SUV德系车指的是Komuk等车型 , 自吸版采用的是和LaVida &: 6AT一样的1.5L , 手动版还是5MT 。涡轮增压版本使用相同的1.4T加干式双离合 。“工匠精神”创造了一种看起来不太香的交通工具 。同价位自主品牌可选择1.5t &: 6AT或7速湿式双离合滑板车 , 其次是大排量2.0T 4x4 , 或与8AT匹配的两轮驱动滑板车 。剩下的消费级美系SUV都去了三缸机加CVT的降级“滑梯” , 质量一度接近同档次日系车 , 日系车的消费级SUV就不用说了 。与这些车的综合素质相比 , 至少有几款同档次的一线自主品牌SUV可以碾压这些合资车;但是在一些消费者的认知中 , 国产车的工程师形象似乎就像是“工人” , 只有外国人才被称为“工匠” , 所以国产车企无论怎么折腾都无法生产出好的作品 , 却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的奴性而与他人无关 。总结:其实“国际品质”与绝大多数汽车用户无关 。看看国产合资车和国产车的质量差异就知道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消费水平还是需要以中高端区间的合资或进口为主 , 因为自主品牌没有同类车可供选择 。总之 , 汽车的品牌不能决定质量 。对于品牌溢价严重的国外汽车来说 , 高价格等于高质量 。不管品牌有多大影响力 , 如果价格涨不上去 , 那也只是低端代步车 。2预算12万左右的车哪一款适合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