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 , 活动目标 , 教学重点、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等内容 , 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 , 能给垃圾分类 , 保护环境 , 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 , 快来看看垃圾分类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中 , 发现班级有些孩子还有随手扔垃圾的现象 ,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 懂得垃圾如何分类 , 特设计此活动 。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 , 能给垃圾分类 。
【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反思】2.保护环境 , 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
3.喜欢并能动手制作陀螺 。
4.愿意大胆尝试 , 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教学难点:独立制作出陀螺
活动准备
剪好的废纸盒若干;彩笔、铅笔每人一支;ppt、挂图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 , 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 , 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
1.师利用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师模仿哭声后问:小朋友们猜一猜 , 是谁在哭?
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
2.师打开垃圾箱在哭的图片提问:小朋友猜猜它为什么哭?
师指名幼儿回答 。
3.师再模仿笑声问:又是谁在笑呢?
幼儿回答后 , 师:是垃圾箱又笑了 , 它们为什么又笑了呢?
4.幼儿自由议论:师总结出垃圾箱哭、笑是因为垃圾也要分类 , 如果不分类就会给地球造成麻烦甚至是危害 。
二、观看ppt , 给垃圾分类
1.师:小朋友 , 你们知道垃圾该怎样分类吗?(鼓励幼儿大胆发表意见)
2.师播放ppt , 小结出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种 。可回收的垃圾有:废弃的纸张、如旧报纸、纸盒等 , 饮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坏掉的食物 , 做饭剩余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废电池、灯管油漆桶等 。
3.师出示挂图请幼儿分类:小朋友 ,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垃圾的种类 , 老师这有很多垃圾卡片 , 谁能把它们分一分类呢?
4.师指名幼儿给垃圾分类 , 及时表扬、鼓励幼儿 。
5.师:如果我们随地扔垃圾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指名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小结:我们都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 扔垃圾的时候要给垃圾分类 , 保护我们的环境 , 保护地球 , 更要变废为宝 , 做环保小卫士 , 老师收集了很多废纸盒 , 下面我们一起用纸盒做陀螺吧?
三、变废为宝 , 制作陀螺
师发放废纸盒等材料 , 和幼儿一起做陀螺 。师示范做陀螺后巡回指导 , 重点照顾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
延伸活动:
师幼一起去户外玩陀螺 。
教学反思:
在此次教学活动中 , 我从幼儿身边最为常见的垃圾入手 , 让孩子们懂得了垃圾给环境、地球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 懂得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种 , 从而知道应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 同时利用废旧纸盒变废为宝学会制作陀螺 。在活动开始时如果我利用图片等对比的形式 , 让幼儿看图评价讲卫生和不讲卫生两种情形的对比判断 , 让幼儿评价他人行为对错中将会队自身行为习惯有更好的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