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感染 会引起急性盆腔炎的症状

【产褥期感染 会引起急性盆腔炎的症状】 产后24小时至产后6周称为产褥期,和人们俗称”月子”的时期相同 。此期间是产妇全身各系统的复原过程 。在妊娠期间,孕妇身体各器官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后又经历了繁重而艰苦的分娩过程 。因而产妇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如不在意保健和调理,很容易患病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把“月子”看得十分重要的缘故 。

产褥期感染 会引起急性盆腔炎的症状

文章插图
正常产褥期以生殖器官的复原和乳房的进一步发育为最显着的变化 。一般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非孕期大小,子宫内膜的全部修复也在产后6周左右,阴道排出液称恶露,亦相继为血性、浆性和白色 。
乳房由于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生乳素水平的急剧下降,垂体乳激素开始释放,因而开始分泌乳汁 。其次,婴儿对乳汁的吮吸刺激也可反射性促进乳汁分泌 。
产褥期内如果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发生感染,均称为产褥感染 。它常发生于早期破膜的孕妇,尤其在孕期末期因性生活所致的胎膜早破,其次,产前有合并症影响产妇健康者,如贫血或其他内科合并症;产妇有多次阴道检查或产时有严重或复杂的产道损伤或产后大出血等 。
常见的产褥感染有两种 。
1、会阴伤口感染 。
舍阴裂伤或侧切伤口局部红肿、硬结或化脓、裂开 。多见于外阴阴道有炎症 。如滴虫、霉菌,或复杂裂伤 。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受影响,也多见于手术产,如产钳,吸引器等操作时间长、侧切伤口大、缝合技术欠佳、或产后护理不当等 。
2.子宫内膜炎 。
产后数小时或数日,细菌经胎盘附着处创面入侵,波及整个蜕膜层导致子宫内膜炎 。产妇可有低烧、子宫复旧慢,有压痛、恶露混浊并有臭味 。
上述两种感染较长见,病情较轻,一般经局部处理,全身应用抗菌素效果较好 。
少而严重的产褥感染有下列几种:
1.子宫肌炎
它由于子宫内膜炎发展到肌层,严重者形成脓肿,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
2.急性盆腔炎
它可因宫颈深度裂伤细菌上行性感染,或由于子宫腔感染扩散到子宫旁组织,表现为体温升高、子宫的一侧或双侧有压痛或炎症,严重者可形成脓肿 。
3.栓塞性静脉炎
容易感染的静脉为卵单静脉和子宫静脉,前者感染的栓子可致肺栓塞而发生生命危险,或致肾感染 。后者感染栓子可到达骼总静脉而致下肢肿胀、疼痛 。又因静脉位置较深,故表面无红肿,亦常称“股白肿”,病程长、疗效慢 。
上述几种产褥感染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则病程长、痛苦大 。为预防感染发生,应从孕期开始,就应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的诱因,如生殖道炎症,糖尿病,贫血等,及时纠正和去除病因 。加强卫生保健,孕末期禁止性生活,分娩过程中强调无菌操作,提高接产技术和缝合技术 。产褥期要加强卫生,注意休息和营养,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早积极控制病情,以免加重 。
产褥期产妇因体质虚弱,常易发生上感,肾盂肾炎或乳房护理不当乳头破裂而发生乳腺炎 。这些生殖道以外的感染,应注意和产褥感染鉴别 。对产后发烧的产妇应仔细地问诊和系统的全身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产妇在发烧期间应停止喂奶,以免将炎症传给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