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窍门轻松搞定宝宝看病难题

【5个窍门轻松搞定宝宝看病难题】 问题:什么状况下孩子需要马上去医院?

5个窍门轻松搞定宝宝看病难题

文章插图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 , 也是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症状 。不是说宝宝有点发烧就必须上医院 , 宝宝的体温本来就比成人稍高 , 还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热 。所以当宝宝体温不太高时不必急着上医院 , 多喝白开水、物理降温、加强护理就可以了 。只要宝宝精神好 , 就可在家观察 。如果发热同时伴有呕吐、腹泻、咳嗽、气喘等 , 应及时就诊 。孩子患急重症时 , 会有一些特殊表现 , 如嗜睡、拒绝吃奶、拒绝喝水 , 或者一喝水就呛 。更严重的如抽搐、昏迷、口吐白沫 , 这些症状出现时 , 上医院就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问题: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就医过程中的恐惧情绪呢?
很多家长带孩子看病 , 都是二话不说 , 抱着孩子就走 。到了医院 ,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身体的不适 , 让病中的小宝宝对医院充满了负面印象 。更何况在这里 , 宝宝要遭受验血、输液等种种身体痛苦 , 小小的心灵难免抗拒和恐惧 。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 , 不要用“打针一点也不疼”的假话来骗宝宝 , 而是应该告诉孩子“打针有点疼 , 但会让宝宝的病变好” , 这样的话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要借看病的机会教给孩子如何面对疾病 , 克服恐惧 , 让孩子理解治疗和疾病的因果关系 , 这样孩子才能接受疼痛 。家长要有耐心 , 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 勇敢面对各种检查和治疗 。当孩子恐惧和哭闹时 , 家长应该帮孩子消解恐惧 , 而不是大声呵斥或吓唬孩子 。问题:治病越快 , 医术就越高明吗?
宝宝生病 , 家长比谁都急 , 往往会在短时期内辗转多家医院 , 频繁换医生诊断 ,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 选用多种药品 。专家认为 , 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 因为每种治疗都不是立竿见影的 , 明显的疗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用贵药、多用药也是年轻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 。父母们担心孩子病好得太慢 , 还会给医生压力 , 导致医生不得不用大剂量 , 用猛药 。实际上 , 对医生欠缺信任 , 一点小病就反复求诊 , 只能给病期宝宝带来更大的负担 , 在父母的压力下 , 医生也往往更容易采取过度治疗的方案 。其实 , 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病程 , 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 并保持平和的心态 。问题:如何正确有效地向医生描述宝宝的病情?
孩子往往自己不会叙述病情 , 要由家长诉说 。在临床上可以见到有的家长叙述病情干脆利落 , 有的则拖泥带水 , 也有的家长一问三不知 。其实 , 医生要了解的主要是这些疾病从发病至就诊时的全部过程 , 包括主要的症状、发病的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的症状等 。对于主要症状 , 家长应尽量说得准确 , 例如“腹痛1小时”“咳嗽1周”等 。在病人很多、医生很忙的情况下 , 要求家长叙述病情既要详尽又要简练 , 比如医生问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烧 , 有的家长回答:“昨天我休息 , 带孩子到姥姥家去玩 , 去时还好好的 , 在姥姥家也挺好的 , 可回家的路上 , 孩子就没有精神 , 我以为他玩累了 , 也没有在意 , 晚上一试表 , 发现发烧了 。”其实只需回答关键的一句话“昨天晚上开始发烧的”就可以了 。家长除了要向医生介绍孩子的主要病情之外 , 还要介绍孩子的一般情况 , 如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等 。如果几位家长一起带孩子看病 , 最好由一位最了解病情的家长向医生叙述病情 , 千万不要七嘴八舌 。如果孩子是慢性病或复诊时 , 病情、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 , 要尽量带病历本或底方 , 以避免重复检查 。窍门5:取药时 , 核清药单 , 看清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