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播上善良的种子 让孩子收获一生的幸福( 二 )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 。教育孩子不仅要发展他们的智力 , 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品德 。斯特娜夫人指出 , 如同智力的培养需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一样 , 孩子的优秀的品德也必须从摇篮时期开始熏陶 , 否则 , 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所以她从女儿很小时 , 就开始注意培养她的善行 。如果女儿做了好事 , 第二天早起时 , 她就能在枕头旁边发现放着好吃的点心之类 。斯特娜夫人会告诉女儿 , 这是由于她昨天做了好事 , 仙女奖赏给她的 。假若她做了坏事 , 第二天早上起来这些东西就不见了 。这时斯特娜夫人就告诉女儿 , 因为她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 , 仙女没有来 。
赏识孩子“善意”的举动 , 孩子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表扬 , 那么他还会继续这么做 。因此 , 就算你的孩子只是帮了别人一点儿小忙 , 或者替别人着想时 , 你也要告诉他你赞成他的这一举动 , 希望他这样做 , 并鼓励他多为别人做善事 。让他知道你希望从他的举动中看到善意 , 表现得友好些 。如果孩子对他人不友好 , 就要让他认识到这样不好 , 不是好孩子应该做出的举动 , 并表示你对此的遗憾 , 相信他下次会做得好一些 , 而不是简单地去责骂他 。
当然 , 除了赏识孩子的善行之外 , 你还必须为孩子创造能赞赏他善行的机会 。
第一 , 使孩子懂得怎样才能变得善良 , 为什么善良令人满意 。父母可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 , 简单地、随意地告诉孩子 , 要让他知道所有的人都非常喜欢善良的人 。同时 , 父母还应该向孩子介绍一些友好待人和表达善意的简单的办法 , 让他学会考虑周全 , 并让他懂得 , 帮助他人 , 自己也会从中得到莫大的快乐 。
第二 , 为孩子营造亲切、友爱的成长环境 。首先 , 父母应以友好和爱的方式来教育、帮助孩子 , 努力使善意、友好的气氛充满整个家庭 。另外 , 友好相待所有认识的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 , 以及一切可给予帮助的陌生人 。孩子们在这种环境熏陶下 , 善良、友好对他来说就显得非常熟悉、自然 。
【为孩子播上善良的种子 让孩子收获一生的幸福】 第三 , 为孩子创造表达善意的实践机会 。孩子们受到了别人的友善相待会感到非常快乐 , 这清楚地告诉他善行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 , 不过 , 更为重要的是 , 通过这样一个机会 , 让孩子懂得只要与人为善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因此 , 不妨给孩子创造一些表达善意的机会 , 例如善待小动物等 , 他能从中感觉到感激、忠心 , 并真正懂得善行的好处 。
另外必须提到的是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所以 ,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善行的培养也尤为关键 。
卡尔·威特曾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母亲爱打扮 , 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母亲多嘴多舌 , 女儿也不例外 。同样 , 父亲好喝酒 , 儿子也会喝酒;父亲管不住自己的嘴 , 儿子也会如此 。正如有人所说 ,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 , 播上思想的种子 , 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 , 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 , 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 , 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所以 , 为了培养孩子的善行 , 父母不仅要赏识孩子的善行 , 还要从自身做起 , 行为慎重 , 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