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跷跷板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跷跷板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音乐活动跷跷板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强弱变化,在创编表演动作的过程中,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跷跷板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强弱变化 。
2.在创编表演动作的过程中,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
活动准备:
1.大鼓 。
2.音乐磁带 。
活动过程:
一、一上一下翘起来 。
1.师:我们都坐过跷跷板,现在用动作来表演好吗?幼儿尝试用动作来表现:两人面对面双手拉紧,一蹲一站、一上一下翘动 。
2.放录音,幼儿边听音乐,边哼唱三拍子的旋律表演 。教师可在强拍上击鼓 。
二、跷跷板 。
1. 教师演唱歌曲 。
2.师:歌曲中唱了什么?小朋友的“跷跷板”翘到了哪里?太阳和我怎么样?
3.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并自由结伴创编表演动作 。
4.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动作,说说为什么有的“跷跷板”合作得很和谐,有的“跷跷板”总是翘不起来 。(应该默契配合,站立者用力一拉,蹲着应该顺势立起,于此同时,站立者下蹲)
三、翘呀,翘呀,跷跷板 。
1.幼儿听歌曲拍手,拍出三拍子的强弱变化,教师在重拍处击鼓配合 。
2.听歌曲摇动身子,每三拍子摇动一次,幼儿也可用身体的其它动作(手臂摇动、双腿移动等)感受三拍子的变化 。
3.轻声哼唱歌曲几遍 。
4.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唱出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的感觉?
5.幼儿两两结伴,边唱歌曲边做玩跷跷板的动作 。
活动反思:
跷跷板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幼儿总是对面对面你上我下,一高一低乐此不彼 。然而在音乐世界中这一上一下的动作更是把节律体现的活灵活现 。
《跷跷板》这首歌曲简单易学,我把重点定为让幼儿学会唱《跷跷板》这首歌,难点是让幼儿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 。活动导入我让幼儿学学跷跷板的动作,并在音乐声中玩玩跷跷板的游戏 。通过欣赏歌曲并让幼儿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尝试用身体各部位拍拍三拍子的节奏,从而化解了难题,幼儿的兴致也较好 。在学唱环节,幼儿非常投入,最后的表演,也能想出各种动作,为整个活动增色不少 。
不足之处:整个活动过程逻辑有些混乱,条理不是非常清晰 。
需要调整的方面:
1.在幼儿说出歌曲是三拍子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让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来拍拍三拍子的节奏,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 。
2.在记忆歌词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帮助理解,更利于幼儿记忆歌词,让活动更加顺利地开展 。
3.在活动导入的时候就重点指出理解跷跷板一上一下的特点,这样更利于幼儿最后的表演活动 。
【大班音乐活动跷跷板教案反思】4.在演唱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唱法,提高幼儿对于歌曲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