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配方组成( 四 )


柯琴所说之酸枣仁在历代记载中均无“麻仁”之别名 , 仅因其对心血管系统病变有较好疗效 ,  因此用酸枣仁应不是仲景原意 。黑芝麻是脂麻科脂麻的成熟种子 , 而火麻仁则是大麻科植物大麻的种子 。脂麻科与大麻科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科 , 故可认为其误用应属 药名的混淆而非植物形态近似造成的差谬 。所以应着重从药名的演变、功效的差异及处方用意等几个角度来探讨“麻仁”的药源 。
查《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 , 此 时的主流本草仍是《神 农本草经》 , 故有必要从《本经》开始考证黑芝麻(脂麻)、火麻仁(麻子)的本草记载 , 以期从中窥见端倪 。
黑芝麻原名胡麻 ,  始载于《本经》:“味甘平 , 主伤中虚赢 , 补五内 , 益气力 , 长肌肉 , 填精髓”;《别录》云:“无毒 , 坚筋骨 , 明耳目 , 耐饥渴 , 延年 , 油微寒 , 利大肠”《日华 子》则曰:“补中益气 , 润养五脏 , 补肺气 , 止心惊”;《纲目》言其:“取其黑色入通于肾 , 而能润燥也”;《中华本草》记载:“补益肝肾 , 养血益精 , 润肠通 便” , 并于“药论”下专项讨论了黑芝麻功擅益精补血 。
从历代本草的记载不难发现黑芝麻是一味功擅益精养血、滋阴生津 , 以补益为主 , 兼可润肠通便的中药 。现 代研究认为:黑芝麻中含脂肪油45%—55% , 油中含芝麻酚、维生素E、卵磷脂等成分 , 种子还含蛋白质、芝麻糖及少量磷、钾等 。药理研究亦证实了本草所载 的滋养补虚作用 , 而且有降血糖、降胆因醇、防治动脉硬化及通便的作用 ,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高血脂、高血糖的病理改变有较好的辅助治疗功效 。
火 麻仁 , 原名麻子 , 亦始载于《本经》:“味甘平 , 主补中益气 , 肥健不老”;《别录》云:“主中风汗出 , 逐水利小便 , 破积血 , 复血脉”;《药性论》亦曰:“治 大肠风热结涩及热淋”;《证 类本草》言其:“利小便 , 去风痹”;《食性本草》则曰:“大麻利大小便 , 不宜多食 , 损血脉 , 滑精气 , 痉阳气”;《纲目》则记载:“利女人经脉 , 调 大肠下痢”;《中华本草》与《药典》中均以其润燥滑肠通便为主要功效 , 前者并提及其利水通淋及活血作用 。
现代研究表明 , 火麻仁中含葫芦巴碱、脂肪油 , 油中 成分为亚油酸、亚麻酸、油酸 , 药理研究表明有缓泻及降脂、显著的降压作用 。虽然《本经》始有“麻子”补中益气的相关记载 , 后又有《日华子》提及补虚劳 , 长 肌肉 , 张瑶亦云:久服肥健 , 但后世均不宗此意 , 认为其功效仅限于润肠通便 , 况《食性本草》明言火麻仁不仅没有补益作用 , 而且如多食 , 其攻邪、利大小便的作 用还可以损血脉滑精气 。
这对于炙甘草汤的主治病证 , 即气血亏虚的心脏病患者而言并不适合 。细究其功效应以润肠通便为主 , 兼能利水通淋、活血 。仲景《华伦神方》中即有火麻仁治疗大便秘结的相关记载 , 后世的《集验方》中亦有类似叙述 ,  而其补虚作用却很少在临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