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哭就抱、一哭就喂,这样做真的好吗?

很多宝宝在出生以后会各种哭闹,但妈妈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以为宝宝是饿了,立马抱起宝宝,喂奶来安慰宝宝 。不过这种做法会遭到有经验人的阻止,说这样会让宝宝产生依赖感 。但是这种遇到宝宝哭闹的情况,该怎么做呢?

宝宝一哭就抱、一哭就喂,这样做真的好吗?

文章插图
当将哭啼的宝宝抱起后哭声就停止了,说明宝宝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研究表明,宝宝出生后是需要适当搂抱的,尤其是已发生哭泣的宝宝 。这种欲望是先天的,本能的 。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们的视听等感觉器官还不十分完善 。因此,他们满足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母亲的拥抱和亲吻 。
这有利于宝宝早期大脑的发育和婴儿调适情绪,建立安全感与依赖感,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其日后的综合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孩子有了一些自主运动后,如:翻身,主动抓握,家长要注意提供适宜的抚育环境,与他多做游戏和交流,而不要总抱着,以免束缚了孩子早期的发展 。
宝宝一哭就抱、一哭就喂,这样做真的好吗?

文章插图
其实适当的多抱宝宝不仅可以给他安全感,还能通过感受到父母的温暖而使其的情商比别的孩子高,但是抱姿一定要正确,否则容易影响宝宝骨骼的生长 。
提醒:但是有一些孩子本身不需要抱,自己就能睡得很好,如果家里人过度疼爱,无论醒着睡着白天晚上都抱着孩子,那么孩子独自睡觉的能力就会慢慢萎缩,就会适应总让大人抱着 。
宝宝一哭就抱、一哭就喂,这样做真的好吗?

文章插图
宝宝一哭就喂,好吗?
一哭就喂 易致喂养过度:宝宝各个器官都处于一个稚嫩的阶段,它们的活动能力很有限,如消化系统器官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动比较低,量也比较小 。在这种生理条件下,如果过度喂养,就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
父母一定要有计划的供给食品,使宝宝能始终保持一个正常的食欲 。
过度喂养易脑疲劳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 。
宝宝一哭就抱、一哭就喂,这样做真的好吗?

文章插图
过度喂养还会促进宝宝大脑早衰 。研究发现,早衰物质会因饮食过饱于饭后增加数万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响大脑的发育,智力偏低 。
提醒:我们提倡按需喂哺宝宝,但这并不是说宝宝一哭就得喂 。
因为宝宝啼哭的原因很多,也许是尿湿了,也许是想要人抱了,也许是受到惊吓了等 。妈妈应该做比分析判断 。如果把宝宝抱起来走一走,或是给他换掉脏尿布,他就能安静产来,停止啼哭,那么就可以不必喂奶 。
喂奶过于频繁,一方面会影响妈妈体息,造成奶水来不及充分分泌,造成宝宝每次部吃不饱,过不了多久就又要吃的恶性循环;另—方面频繁吸吮也会使妈妈的乳头负担过重,容易破裂,疼痛难忍,无法哺乳 。
宝宝的哭泣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分别表达三类不同的含义:生理上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以及生病的信号 。不同情况宝宝的哭声是不一样的,仔细观察就能读懂宝宝的哭泣 。
宝宝一哭就抱、一哭就喂,这样做真的好吗?

文章插图
生理需要是宝宝常见的哭泣原因
我饿了:这时的哭声很洪亮,而且哭的时候头来回转动,小嘴一碰到东西就会有吸吮的动作 。
【宝宝一哭就抱、一哭就喂,这样做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