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实自己和提升自己( 三 )


同样地,在你应用它们的时候,你也必然带着你自己的看法 。所以,每说出一句话的时候,你并不是像背书一样,或者像鹦鹉学舌一样把记得的话重述一遍,而是利用这句话说明你对人和事物的看法或观点,支持别人,或证明你认为对的道理 。
训练口才、运用口才,也要看你的人生态度,并没有常规可循;充实自己的知识,加上谦逊的学习态度,绝对是成功的基石 。赞同
4.大学生应该如何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下面是李开复的一些话,共勉之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这个阶段里,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包括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世 。
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 。
第一项学习:自修之道
教育家B.F.Skinner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 。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 。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的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 。
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 。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 。只有这样,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 。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 。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
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 。首先,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 。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 。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 。
21世纪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 。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 。例如,尝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放在网上的开放式课程,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这些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